郑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2)

郑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2)

持续高压惩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重大成效,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对此,要有足够自信,坚定决心,增强信心。同时,要清醒认识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遏制腐败蔓延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在反腐败高压态势下,仍有人心存侥幸,卖官帽、批土地、抢项目、收红包,变着花样收钱敛财;有的欺瞒组织、对抗组织,藏匿赃款赃物,与相关人员订立攻守同盟,企图逃避党纪国法惩处。很多问题还停留在“不敢”上,没有形成真正的自觉。“四风”在面上有所收敛,但并没有绝迹,仍在变换花样、“穿着马甲”行走于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惩治腐败这一手必须紧抓不放、利剑高悬,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要保持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坚决抓到底的政治定力,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推进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要突出重点,防止带病提拔,特别是把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领导干部作为重中之重。要深入剖析严重违纪违法干部的典型案例,发挥警示、震慑、教育作用。

夯实基层堡垒。夯实基层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基础。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当前,基层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必须看到,有些干部得过且过,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不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在一些地方,基层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仍然易发多发、量大面广。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的“苍蝇”感受更为真切。“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主体全覆盖,就是说全党同志、党的各级组织都必须担当起从严治党的责任,都要为从严治党作出努力。离开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主动参与和共同努力,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就不可能得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重视基层、强基固本,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对基层党组织来说,抓好党建工作更是本职和主业,要把注意力和着力点聚焦到党建工作上来,决不能荒了自己的“责任田”。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要抓好县委这个关键,特别是要强化县委书记的责任担当,加强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