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价值观自信重在“成风化人”

树立价值观自信重在“成风化人”

摘要:价值观是一个人认知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每一个人因家庭环境、经济状况、教育程度、社会背景、社会制度等不同,而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正确的价值观,不仅能够激励人、鼓舞人,为人生的道路指明康庄大道,而且还能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音、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6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上海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持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断增强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6月21日新华社)

价值观是一个人认知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每一个人因家庭环境、经济状况、教育程度、社会背景、社会制度等不同,而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正确的价值观,不仅能够激励人、鼓舞人,为人生的道路指明康庄大道,而且还能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音、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作为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反映了时代发展的价值内涵和实践要求,而且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然而,要想使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根植于人的内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要知道,中华传统美德之所以根深蒂固、入脑入心,它是经过了几千年的积淀、传承与弘扬。为此,笔者认为,牢固树立价值观自信,关键在“成风化人”。

成风化人,基础是“成风”。“善恶之习,朝夕渐染,易以移人”。社会风气是人们价值观和精神面貌总的体现,是凝聚民族精神力量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基础。因此,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培育正确的价值观、牢固树立价值观自信都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当前,社会正处于深刻的变革期和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和多样性,各种社会矛盾和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凸显,这就更需要去传播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教育和引导人们遵守社会公德、讲究职业道德,注重个人品德,逐渐形成人人认可核心价值观、个个熟记核心价值观、大家都来践行价值观的良好社会风尚。

成风化人,路径是“化人”。也就是说,要找准传播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方法和好载体。要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主导作用,让核心价值观在基层形成强大的气场;要善于运用好人文化、乡贤文化、家风家训文化、地方传统文化等为载体,通过编故事、讲故事、“摆龙门阵”等多种方式传播价值观,让践行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新的风向标;要引入“互联网+核心价值观”思维,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多空间、多维度、多角度地宣传核心价值观,让核心价值观遍地生根开花;要善于用身边的道德模范、好人好事、先进典型、英雄人物等去教化人、激励人、警醒人,不断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自信,让核心价值观落地基层,根植于心、人脑入心。

一言蔽之,牢固树立价值观自信,重在“成风化人”。只要形成“成风”的范式,增强“化人”的效果,就能够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不断增强价值观自信?,使其成为人们的坚定信仰和共有的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