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严格自律重在划清权力边界
习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公正用权、谨慎用权、依法用权”。权力有边界,用权要担责。领导干部行使权力,必须正确处理好公与私、情与法、义与利和上与下、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既要防止因权责不明误入违纪迷途,也要防范责权脱节而心无敬畏,真正让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
担起应担之责。权力与义务紧密相关,岗位与责任息息相连。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承载的是组织的信赖、事业的重托和群众的期盼,不能有“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任性妄为,而应当公道正派、秉公用权;不能有“用权担风险、规避而不为”的怠政心态,而应当掌权干事、用权为民;不能有“权力归我用、责任由你担”的割裂失衡,而应当依规履职、责权对等,真正把手中权力用好、把肩上责任尽好。
清除“灰色地带”。领导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地带”,在权力使用上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来自方方面面的影响干扰。类似亲情网、朋友圈、人情债,一旦处理不好,容易让权力行使掺杂人情世故、利益关联和陈风陋习,从而形成权力变异的不良土壤。领导干部要自觉纯净交往圈、培塑好家风、过好面子关,在用权中扩大“红色地带”、清除“灰色地带”、禁绝“黑色地带”,切实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严防权为己用。古人讲“公烛之下不展家书”“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公权为公器,姓公不姓私,廉与贪之间的界线,就是公与私之间的红线。现实中一些违规违纪的领导干部,有的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的搞“近水楼台、雨露先沾”,这些对公权力的威信带来极坏的影响。领导干部要时刻敬畏公权属性、牢记用权宗旨,决不能把权力变成自我服务的领地、谋取私利的工具,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
明晰权力界限。领导干部如果热衷于“争权、揽权、擅权”,就可能藐视法规、无所顾忌,什么事都敢干、什么字都敢签、什么板都敢拍,最终必定犯错误、栽跟头。领导干部在权力界线的归属上要始终拎得清纲纪、把得住分寸,对上级的权力不能伸手,对下级的权力不能插手,对分外的权力不能染指,对集体的权力不能专断,让权力行使各归其位、健康运行。
领导干部严格自律需要强化党性修养
习总书记强调,“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领导干部做到严格自律,既要靠纪律规矩的外在约束,也要靠党性修养的内核驱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立起思想之“魂”,方能明心见性、登高望远。
砥砺“心口如一、肝胆相照”的忠诚。领导干部的自律,大节之中见忠诚,小节之中见党性。要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领导干部修身律己的首位要求立起来、落下去,坚持在加强理论武装中保持政治上清醒坚定,在严格组织生活锻炼中增强党性观念,在主动接受监督中强化纪律约束,在对党敞开心扉中经受审视打量,真正做到表里如一、言行如一、始终如一,坚定维护核心、看齐追随。
升华“内无妄思、外无妄动”的觉悟。领导干部必须讲觉悟、有觉悟,觉悟了、觉悟高了,在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等问题面前,就能心明眼亮,就能找到自己行为的准星。要注重从优良传统、先进文化、英模典型中汲取精神营养,真正学以益智、悟以正心、行以修身,站上思想境界的制高点,心境就会有一种淡泊从容、释然超脱。
历练“不随物流、不为境转”的定力。心中有定力、百毒永不沾。面对多元价值思潮,要明辨方向、站稳立场,增强政治定力;面对从严从紧常态,要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增强纪律定力;面对各种纷繁乱象,要坚守底线、保持操守,增强道德定力;面对现实诱惑考验,要永葆本色、筑牢防线,增强拒腐定力,始终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培塑“感恩思源、报恩思进”的涵养。领导干部一路走来,离不开组织的培育之恩、岗位的历练、人民的滋养、同事的帮衬、亲属的付出、纪律的约束等。要常怀感恩之心,修炼崇恩之德,生发报恩之举,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以良好形象和积极作为做出自己应有的回馈。
(作者单位:浙江省军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