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一:非遗传承需要长期资助计划支持

杨凤一:非遗传承需要长期资助计划支持

摘要:谈到今年的上会感受,杨凤一表示:“分组讨论时我在发言中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建议,会后没多久同组的相关委办局组员就与我探讨如何实施这个议案。各委办局的办事效率非常高,这一点让我特别感动。”

25日,北京市人大代表、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做客2018年北京两会千龙访谈间。千龙网记者 孙彰摄

25日,北京市人大代表、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做客2018年北京两会千龙访谈间。谈到今年的上会感受,杨凤一表示:“分组讨论时我在发言中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建议,会后没多久同组的相关委办局组员就与我探讨如何实施这个议案。各委办局的办事效率非常高,这一点让我特别感动。”

非遗传承需要有规划地长期资助计划

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杨凤一今年的提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密切相关。她表示,目前她了解到全国有1986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北京市有80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且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这些人当中逐渐有人去世,他们的离世也把他们身上的绝技带走了。

杨凤一表示,通过走访调研发现,许多技艺工作枯燥,工作难度高、待遇低,很少有人来学。她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能够有规划、有计划地做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长远资助计划,比如以项目来带动一项技艺的传承。

杨凤一强调,要想尽各种办法让老艺术家们掌握的绝技能够传承下来。这件事情不是短期能做到的,是一个长远的计划。

戏曲的传承与创新需要两条腿走路

谈到戏曲的传承与创新,杨凤一表示,戏曲的传承与创新必须要两条腿走路,首先要把这门技术继承下来,尤其是让年轻人把优秀的传统剧目踏踏实实学好、传承好;同时也要进行一定的创新,但传承和创新的度一定要把握好。

杨凤一举例说明,比如昆曲的传承,应尽量迎合现代年轻人的眼光创作原创剧目。同时,要重视年轻人的培养。年轻人最愿意也最希望被重视,要让剧院的年轻演员担当重任,主演更多剧目。

杨凤一指出,近年来北方昆曲剧院的年轻人在业务上很上进,大家互相学习,争先恐后地在舞台上呈现自己的魅力和风采,这一点非常值得鼓励。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