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的重要价值追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的重要价值追求

摘要: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立足中华大地、适应中国国情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价值追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人。马克思早在《神圣家族》中就明确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简短而又有力地表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群众是进行历史活动的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继承和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解和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充分肯定并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鼓励并发挥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人,要紧密依靠人民创造伟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要鼓励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告诫领导干部带领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一定不要忽视人民群众的智慧与作用。改革要牢牢依靠人民力量,最大程度地发挥群众的智慧,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只是空中楼阁,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的主体作用。他认为,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是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中国梦的战略构想是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紧紧结合在一起。“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并不是虚幻的理论构建,而是蕴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进一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上。从宏观看,不论是“五大发展理念”,还是“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其价值目标和制度设计的着眼点都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利益需求;从微观看,着力改善民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更是在帮助人民脱贫减困,让改革发展带给人民更多获得感。此外,还要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利益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权利、公平正义的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其中最大的短板就是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2015年11月,中央正式宣布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实现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当前,一系列扶贫脱贫的政策措施正在全面有序推进,这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贯彻和落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体现在在物质利益方面确保广大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还体现在改革发展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等政治权利的诉求上。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利益和基本民生需求等基本经济层面,还突出体现在民主权利、政治权利以及对于公平正义等政治诉求层面。为此,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用制度保障人民民主,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这就将中国共产党在价值层面的“人民主体”思想运用贯彻到党和国家的政治制度设计、权力运行过程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为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提供现实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力的落实。

此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体现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上。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就明确提出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决摒弃损坏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要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优美环境效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体现在强调党的人民立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上。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伟大的使命要求中国共产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最关键的就是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人民导向、人民立场,所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如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等,这些措施有力地净化了党内政治风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和组织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自我革新的政党。针对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习近平同志坚定地指出,要坚决查处党内的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现在,我们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这就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事实证明,习近平同志关于改进党的作风和积极惩治腐败的做法,深受人民的好评和赞扬,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和支持,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显著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这就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正如列宁同志所说:“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因此,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立足中华大地、适应中国国情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同志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不断发展进步,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既继承了前人,又创新了内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坚持和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本质要求,是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

(作者工作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