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陈惠琴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导读:
近代以来,关于文学的研究往往只重视其对社会生活的作用,而忽略了它作为一种生命形式对个体人生的意义。本期报告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惠琴为我们梳理了古典诗文中传达出的三种对时间的感知模式:顺从时间、反抗时间、超越时间,并根据这三种模式对《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及其作者曹雪芹的时间意识进行了详细解读,进而与大家深入探讨了文学对个体生命所具有的意义。[文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