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神兵”:最可爱的人,最美的“逆行”

天降“神兵”:最可爱的人,最美的“逆行”

——“这是我们的战‘疫’” 系列特稿之七

这个画面令人动容——

大年初一,千里驰援的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进驻武昌医院,在通往病区的路上,一位戴着口罩的大姐,一路小跑跟着队伍追问:“你们是解放军吧?”见一名队员点了点头,这位大姐眼圈瞬间就红了:“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放心了!”

危难之际,4000余名军队医护人员组成的战“疫”突击队从四面八方奔赴武汉,夜以继日与疫情抗争、竭心尽力与病毒战斗。

在这场生命保卫战里,他们用最美的“逆行”给出了最好的回答: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共和国军人在冲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在奉献。

他们是“轻骑兵”——

一声令下,打起背包就出发

除夕夜,万家团圆时,一张红衣小女孩泪别“迷彩妈妈”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孩子不哭,妈妈要去帮助更多人!”这位女军人捧起女儿的小脸那一幕,感动了无数人。

照片中的女军人是陆军军医大学参谋吴娅利,大年三十,单位接到上级命令,紧急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疫情防控一线。面对女儿的眼泪、家人的担心……作为医疗队指挥协调组成员的吴娅利强忍眼泪别过脸,狠心走出家。

后退的理由有一百个,但都抵不过让她前进的那一个。

面对疫情,老兵、感染科护士长任菊香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去年底,军龄已满30年的她递交了退休报告,就等着组织批复“过清闲日子”。当听说抽组医疗队支援武汉,她立即递交了请战书,按上了红手印。除夕夜,接到出征命令,她放下碗筷、打起背包就出了门。

若有战,召必至。军队首批3支医疗队抵达武汉后,第一时间批量接收患者,第一时间进入隔离病区,第一时间诊治危重病人……在这个特别的新春佳节,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他们创造了一个个“第一时间”。

2月初,军队再次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挺进武汉。兰州中川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南京禄口机场……一架架军用运输机从暗夜飞向黎明,从大江南北飞向江城武汉。

鲲鹏落天河,驰援火神山。这次,从听令出征,到脚步声在火神山医院病房响起,不到12小时。

面对疫情,每个“打起背包就出发”的故事,都闪烁着家国情怀、蕴含着热血奉献。同样是“逆行”,中部战区总医院护士王欢的“逆行”之路更为曲折。

当得知武汉封城,春节前就从武汉回东北老家过年的王欢再也待不住了,她上交请战书下定决心:“必须立刻回武汉!”

飞机票,没有!高铁票,退订!汽车票,停售!

没什么能阻挡一个白衣战士的脚步。那天清晨,22岁的王欢拎着妈妈装好的大半行李箱方便面出发了,一路从老家小镇坐汽车辗转至长春、又乘飞机赶到南昌,得知中部战区总医院再次抽调支援武汉医疗队,她终于如愿归队,加入抗“疫”一线。

他们是“技术兵”——

硬核实力,敢与‘死神’掰手腕

“在西非抗击埃博拉病毒时,每收治一个病人,后面都要安排一个洗消组队员,沿着前者的脚印消毒。”毛青说,他把之前的经验用到了这场战“疫”中。

先后参与抗击非典、援非抗击埃博拉疫情等重要任务,虽然已近退休年龄,但这回他毫不犹豫又“逆行”来到武汉,再次作为“首席专家”转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这个艰险未知的战场。

与高危污染物、烈性病毒打了30多年交道,历经生死考验的毛青被战友和患者称为“可以托付生命的人”。

忠诚和勇气只是“鸟之一翼”,安全理念和科学态度是“鸟之另一翼”。

专门收治重症患者的武汉金银潭医院,毛青和战友们争分夺秒,48小时内完成实地了解诊疗环境、制订工作规范流程、明确医务人员分组等工作,并整体接手金银潭医院综合病房楼的两个病区,当天便开始收治确诊患者。

救治,场场都是硬仗!

2月3日晚,重症监护室一名患者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和腹泻症状,生命垂危。毛青等6名专家10分钟内齐聚病房,共商对策。听完主治医生的诊断报告后,专家组成员提出了10余条关键性的补充意见。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科学施救,患者终于化险为夷。

“这次战‘疫’,抽调毛青等一批专家领衔救援行动。通过对多学科专家合理编组、集体把脉,实现了重大病情诊疗方案的‘一锤定音’。”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长徐迪雄认为,这种专家领衔的办法,体现了多学科联合救治的优势。

敢与“死神”掰手腕的勇气与担当,催生了革命军人迎难而上、敢打必胜的不竭动力;敢与“疫”魔拼刺刀的技术与实力,展现出人民军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信心与决心。

“派经验最丰富的医护人员,派最强的骨干力量。”这是组建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时的共识。为了挽救群众的生命,从抵达江城之日起,这群白衣战士、技术尖兵,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

——中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副主任陈滢和医护人员经过14天全力抢救,一名新冠肺炎孕妇成功分娩,母子平安,婴儿未感染!

——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急诊科主任张伟,在短短3分钟内为81岁的重症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及时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手术,将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西京医院重症ICU主任张西京和同事们一起探索中西医结合、营养治疗、心理疏导和康复和训练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疗模式,对每一名患者实施个性化诊疗,使不少患者转危为安。

他们是“侦察兵”——

逢毒亮剑,练就“火眼金睛”

春寒料峭,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的“围剿”激战正酣。

“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特性,人们的认识仍是初步的,还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进一步研究,为防控决策提供参考。”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薇一直在生物安全领域的“无人区”探索,曾经用超过十年的时间,成功研制首个纳入国家战略储备的重组疫苗。这一成果,让她成为“生物危害防控”国家创新团队的学术领头人。

为更快、更多、更准确地进行检测确诊,此次出征武汉,陈薇和团队所有人夜以继日地工作,迅速搭建负压检测实验室,并对疫情传播流行规律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的科研数据,令病毒的来源及发展无所遁形。

打赢这场疫情狙击战,陈薇坦言,“以最充分方案,做最有力奋战!”

作为“侦察兵”,捕俘是基本功。采集咽拭子标本,被称作是“战斗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

一个打开口腔哈气的动作,病人的鼻腔直接面对着护士,每一份标本采集,都面临一次极大的风险:口罩的松紧程度、病人分泌物喷到脸上、防护屏障上……在这些危险的情况下,都有可能被污染。

“我是党员,就要敢担当。”火神山医院护士罗妮凭借在感染科工作多年的经验,主动承担重任,把困难留给自己。逢“毒”敢亮剑,遇险仍向前,每一次和病毒的正面交锋,“采样人”都是一线医生的“眼睛”和“耳朵”。

和肺部影像打了26年交道,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射诊断科医生张劲松手握大量病例CT片,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一个问题:患者CT检查与核酸试剂盒PCR检测结果有不符现象,试剂盒检测存在假阴性的结果。这一发现引起了这位老兵的警觉。

他立即将此情况反映至医疗队,提出疑虑并建议更加重视CT在疾病诊断和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2月4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将“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作为湖北省临床诊断病例标准,采取“宁错勿漏”的诊断原则,这进一步证实了张劲松的判断。

疫情防控战场瞬息变化,火眼金睛的“侦察兵”们成为一柄柄闪亮的冲锋尖刀,时刻护卫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如今,张劲松和战友们忙碌在火神山战“疫”一线。看到越来越多的患者CT片子炎症范围逐渐缩小,磨玻璃样逐渐减淡消失,他感到无比欣慰,信心十足。

他们是“特种兵”——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重症医学科,是危重病人生命的最后屏障;这里的医护人员,被誉为危重病人的“守护神”。

2月11日,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二科护士吴亚玲的母亲突发疾病去世。得知消息那刻,正奋力与“死神”赛跑、抢救一名危重病人的吴亚玲泪如雨下。

次日上午,她面朝家的方向,含泪三鞠躬告别母亲,继续与“死神”赛跑、治病救人。

她强忍悲痛、忙前忙后的样子,打动了这里的每个人。有病人对她竖起大拇指说,流着眼泪为别人擦眼泪,背着包袱为别人卸包袱,你是个令人敬佩的好女孩!

打扫病区、给病房消毒,为病人护理、打针……连日的高强度工作让队员沈雪身疲力竭,那天,正给病人打留置针的她,突感头晕眼花,不禁冲出病房呕吐起来。可想着多个人手就多分力量,身体稍好转的她婉拒领导的好意,再次回到病房,依旧重活累活抢着干。

危险如同一面镜子,最能映照一个人的品行。

1月17日下午14时30分,中部战区总医院奉命转运患者到金银潭医院。途中,一名危重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并伴有心衰症状。护士方萍当机立断,在车上展开抢救。可由于车辆在行驶中,加上天气寒冷,护目镜不时起雾,穿刺难度非常大。

眼看着病人情况不断恶化,方萍一把扯下护目镜,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争分夺秒为病人穿刺注射。

关于不怕苦累、牺牲奉献,这里有太多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让人鼻子发酸。

想着每次穿戴防护服费时费力又耗材,队员朱丽香穿上尿不湿进病区,最长的一天12小时没喝过水。

自2月9日火神山医院开始接收重症患者,重症医学科二科副主任马凌忙得团团转,很少睡个安稳觉,“医生累了睡一觉就缓过来了,但睡一觉的功夫病人可能一辈子就完了!”

他们的故事,没有凄凉和忧伤,只有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热血与刚强。荆楚大地作证:这是一支为了人民可以赴汤蹈火的军队。滚滚江水作证:这是一支不畏苦难能打仗打胜仗的军队。

一个社会有一个社会的脊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中坚。

人民军队在灾难的严峻考验中,初心如磐,征程万里,为强军兴军增添最生动的时代注脚,向全国人民传递信心和希望——

我们在这里,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责任编辑:李娇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