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当以学而立

青年当以学而立

——写在五四青年节之际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是《论语·为政篇》中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段话,15岁至40岁这段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孔子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完成了他人生的学习积累,达到“不惑”的境界。这段话里的“三十而立”,孔子的原意是指,经过学习积累,三十岁已能够合乎礼法,独立、周全地做事了。现在,这个词通常泛指三十岁左右有所成就,已能在社会上立足。

摄图网_500406494

“而立”之年,是人生最美好的年龄阶段之一。“三十而立”是告别寒窗,步入社会,走出年少轻狂,蜕变成熟的年纪;“三十而立”是初入职场,小有所成,事业打开局面的年纪;“三十而立”也许还是刚刚牵手人生伴侣,组建家庭,憧憬幸福未来的年纪……总之,这个年龄阶段,正是事业发展、人生远航的黄金年华,亦是人生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那么这个“而立”之年,如何才能立得住,该何以立、立什么呢?前面孔子已经给出了回答,当“以学而立”!青年人要把握住这黄金年龄,付出主动学习的努力,提高持续学习的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动力,让学习成为前行的力量。

青年人当学以立志。所谓立志,就是要志存高远,承担起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北宋圣贤张载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周恩来同志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处在中华民族发展最好时期的新时代青年,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这个使命就是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担负起这个使命,就要立理想之志,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要立爱国之志,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把个人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学以立志,实际上就是指要通过学习,来时刻坚定、加强这份理想之志。学好国史,才能开阔胸怀、拓宽视野,培养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学好党史,才能体悟中华民族近现代以来一路的苦难与辉煌,深刻领会我们党一路走来为了谁、依靠谁的初心使命;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

青年时代的习近平,在梁家河一刻也没有放弃学习。他读经典、读哲学、读历史,向书本学、向人民学、向实践学,逐渐建立起了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这片土地的坚定信仰和深沉热爱。知青七年,也成为了他读懂人生、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起点。

青年人当学以立业。所谓立业,就是要脚踏实地,练就过硬本领,砥砺担当作为。使命需要担当,担当需要本领。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告诫党员领导干部:“要有知识不足、本领不足、能力不足的紧迫感,自觉加强学习、加强实践,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时代的发展与挑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我们无论身处任何环境、面临任何状况,都有能力、有信心去应对。

学以立业,首先是要以学习强本领。非学无以广才,青年人应当把学习作为提高能力、增强本领、胜任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方法。通过政治理论的学习,可以明确目标,知道要干什么;通过业务理论的学习,可以弥补知识短板,知道该怎么干;通过方法和实践的学习,可以反思总结,知道如何干好。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强调“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把增强学习本领列在了八大本领之首,可见学习对于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学以立业,最终还是要以学习促事业。知识决定命运,虽说学有所成不必然代表事有所成,但学识和实践经验积累的厚度,一定决定了事业发展的高度和想象空间。学无止境,时刻保持着对新知识、新观念的渴求,是我们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学以致用,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当是学以立业的绝佳方式。

青年人当学以立品。所谓学以立品,就是通过学习,锤炼品德修为,提升精神境界。“品”者,品德、品行、品味也,我们俗称的一个人有没有“品”,通常就包括他的道德修养如何,行为举止是否得体,是否有审美情趣等,而这些能力都是需要通过学习获得的。

君子通理明德,格物致知方能诚心正意。德者,明是非,知荣辱也。不辨是非,不知荣辱为何,自然无法规范自己的德行。人性中的善念,需要正面的价值观去点燃。所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的德性观念,在以文化的形式不断地流传。所以,我们强调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知书达礼,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学习,可以让我们更加有教养、懂礼仪、知进退,让我们有更强的欣赏和展示“美”的能力。学习是丰富自我、提升自我,提高自身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更是修身立德的重要途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对抗苦难、锤炼品行、走出困境。疫情之下,武汉方舱医院中专注、淡定的“读书哥”和在“临时自习室”争分夺秒备战高考的高三女生在病痛中却仍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希望,他们所传递出的正能量,无疑是学习塑造出的独特品格。

那么,青年人又当何以学呢?最重要的是要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把学习当作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一种习惯和一种自觉,就能够让学习变得生动而有趣,在学习中找到人生的真谛、事业的方向和生命的价值。

终身学习,关键是态度的转变,如果能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就会自觉地把学习融入到生活中、工作中,乐学好学。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而一个人在青年时期所培养出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以及通过学习所养成的思维能力,可以伴随其一生,并对之后的每个阶段都发挥着作用,有着深远影响。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时代呼唤使命,责任呼唤担当。青年人当学以立志、立业、立品,努力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走好关键一步,去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意义的人生。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和港澳培训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80384700。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