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将建京港澳姊妹校长期固定交流机制

北京市将建京港澳姊妹校长期固定交流机制

9月1日,北京市政协就“加大港澳青少年北京文化交流和社会实践活动”相关提案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提案办理进展时表示,本市将进一步拓展京港、京澳姊妹校交流渠道,建立面向学校的长期固定交流机制和中小学教师深度交流机制,打造课程合作开发、教师共同发展等交流内容。

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柯岚、余诗思、莫华伦、冯国佑委员就加大港澳青少年与北京的文化交流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出四件提案,就加强京港澳校际交流、开展港澳青年北京社会实践活动、加深与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做好在内地就读的港澳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等建言献策。昨天的提案办理协商会上,通过视频系统在线参会的港澳委员进一步提出意见建议。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回应说,截至2019年底,本市105所中小学与港澳地区110所中小学建立了姊妹校关系,并打造了“京港澳学生交流夏令营”“京澳中学生科技合作交流营”等品牌项目。下一步,本市将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探索京港、京澳青少年交流工作的新模式,继续以“京港澳姊妹校”和“姊妹校平台建设”为抓手,强化京港澳中小学校际交流;继续举办一系列品牌交流活动,并融入国情教育内容和“浸入式”交流安排;结合新媒体和互联网发展优势,打造京港澳青少年艺术交流平台;进一步做好在京高校港澳大学生教学服务工作。

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王宁到会听取意见,市政协副主席杨艺文出席。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