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优势与世界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优势与世界意义

[中图分类号] D619;F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0)12-0033-06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历史丰碑。我们要深刻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优势、时代价值与世界意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信心和自觉性,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的制度优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体现于一系列思想、战略、政策、制度的创新,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坚持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面对民族危亡的压迫,致力于救国救民、推翻三座大山。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率先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小康设想,得到了全党和人民的拥护,纳入了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的一个重要阶段、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历史伟业的创造,靠的是中国共产党最高政治力量的全面领导以及战略部署和精心推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当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政治前提,也是最大的政治制度优势。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制度优势。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成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成为指引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成为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引领。马克思主义占据了真理、道义、实践、时代制高点,科学回答了“历史之问”“人民之问”“实践之问”“时代之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亿万人民群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许多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重点难点和战略举措都有系统论述,为在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前进方向,理论的坚定更加激励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实践中的一往无前。

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个优势是怎么来的?“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坚持和完善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制度。这些制度,来自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积极探索,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所有这些,调动了56个民族和14亿人民的积极性,汇聚了最大的共识,构成了最大的同心圆,实现了全国一盘棋,铸成了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调动了全社会的力量,激活了全社会的资源,是鲜活的中国故事的样本。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优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源于理论出新和实践创造。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是我们党在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决捍卫“两个毫不动摇”,发挥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各自比较优势,发挥市场经济和政府的各自比较优势,发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的比较优势,这样的创造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联系在一起的,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逐步探索的,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逐渐完善的。

坚持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的制度优势。民生乃幸福之基、和谐之本。“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一切旧制度的重要特征。”我国充分吸取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经验教训,把民生改善需求和我国发展阶段结合起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编织起了一张世界上最大的民生保障网,基本解决了占世界1/5人口的民生保障问题,这在发展中国家是绝无仅有的,创造了世界社会保障发展史上的奇迹。1949—2019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3岁,教育程度从80%以上的文盲率提高到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7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从8.3平方米提高到39平方米。这个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全面普惠又兜住底线,既通盘谋划又因地制宜,既政府主导又多方参与,既切实可行又行之有效,包括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制度体系,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立覆盖全民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构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体系。这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优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需要着眼于社会和谐有序、充满活力,加强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因此,发挥好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优势极为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创造了很多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好的方式和实现路径。改革开放以后鉴于经济利益的变化和社会关系的变迁,党中央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治理问题,逐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重大制度创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等发展目标。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长期的社会稳定,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党和政府始终注重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走先富帮后富的共同富裕的道路,妥善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优势有密切关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展现的时代价值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时代最耀眼的风采,开启了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具有划时代的重大影响和时代价值。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的不懈探索。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饱受磨难。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一直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不懈的探索,不断寻求符合自己实际的、有自己风格的发展道路。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深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由“小康”概念的提出、到20世纪末实现“总体小康”、新世纪开始“全面建设小康”、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再到党的十九大“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历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不全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这就是探索中国现代化的重要表现方式。

意味着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是在发达国家现代化取得成功后才发动的,是一种后发的现代化,至今多数国家仍没有成功。中国现代化既不同于西方国家,也与其他后发国家有明显区别。在经历一个特别艰巨、特别漫长的启动后,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极大加速了中国现代化进程。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19元。2019年全国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超过16%,稳居世界第二。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接近30%。我国建成了庞大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能源生产和输送网络、信息通信网络,2019年服务业占比达到53.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60%。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鉴于此,我们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意味着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样,与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逻辑更为一致。

体现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国家建设的高度自觉。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深刻表明,要牢牢把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断深化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紧紧围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来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努力促进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党和国家制定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判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为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指明了奋斗方向。

奠定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坚实基础。世界银行2006年发布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提到“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世界银行的调查显示,从1960—2008年间,全球101个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中,只有13个成功发展为高收入经济体。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经历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人力成本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人均收入在1.2万美元以下,很难突破这个水平,这是一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表现。2019年末,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约1万美元,应该说,我国正处于从中高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关键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为将来迈入高收入国家打开了前进的通道。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格局中去阐释,明确提出全面小康和民族复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的阶段。“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增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从一个人口众多、贫穷落后的国家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六大方面有新的突破,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所期盼的“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作为党执政为民的奋斗目标,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体现的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和必然要求。证明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也坚定了全党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世界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宽了途径,提升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找到一条符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至关重要。各个国家都需要结合自己的国情,考虑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所处的发展阶段,精心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邯郸学步。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过艰辛探索,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探索具有世界意义,在“实现什么样发展、怎么样发展、为谁发展”问题上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内涵,成为解读中国道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的标识概念,这是中国在发展道路上所取得的一个标志性的成果,“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旺盛的生命力。证明了要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发展中国家实现较快速的发展是有可能的。

执政党要长期不懈地致力于国家现代化建设。人民群众评价政党,不仅在于听这个政党讲了什么,更在于看这个政党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一个政党执政后,必须集中精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长期不懈地致力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如果偏离了现代化建设这条主线,就不可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没法改善人民的生活,长此以往,这个政权也就难以得到人民的拥护。中国共产党“守初心、担使命”,致力于国家现代化的追求,把自己锻造成胸怀理想、有强大领导能力的先进性、使命型政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长期执政并不断完善党和国家各方面制度,提升驾驭现代化发展的领导能力,持续追求国家现代化。

到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根本在于坚守人民立场,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今日之中国早已告别了积贫积弱的时代,也告别了物质短缺的时代,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人对坚守人民立场是有深刻认识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就必须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就是要破除计划经济年代对社会主义的僵化理解,就是要剔除附加给社会主义的误导成分,不退回去走老路,也不走依附西方的邪路,而是走出一条新路,在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汲取人类文明成果。新中国成立后,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走过弯路。在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和伟大实践。改革搞活,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到设立经济特区,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到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从浦东新区到海南自贸港,传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被突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枷锁被破除,调动了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积极性。同时,不闭门造车,不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国外的发展,打开国门开眼看世界,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支持全球化发展,努力参与国际经济治理,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这艘巨轮在大洋上迎接人类文明的八面来风,做到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劲动力。

要集中资源和力量扶贫脱贫。这些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显著改善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国际人士积极评价中国脱贫攻坚成就,认为中国始终把扶贫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且有清晰的目标,中国在减贫领域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中国的脱贫攻坚战,不仅是中国消除贫穷问题,更是为人类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2005年中国实现贫困人口减半,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任务,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这又将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在减贫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直接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减贫事业的进程,为发展中国家减贫提供了创新理论,坚定了全世界消除贫困的信心。

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是各民族群众的全面小康。因此调动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是保障这项伟大事业成功的关键。党和国家加强顶层设计,提出了一系列战略安排和战略布局。同时,注重走群众路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通过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鼓励地方和基层有序展开渐进式改革探索创新。人民群众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党尊重了人民首创精神,通过渐进式改革小步快走、不断试错,逐步积累,从群众实践中发现、总结经验进而推广。“扶贫开发、精准脱贫”体现的也是民众参与、众志成城。这个经验,到任何时候都极其重要,对任何政党和国家都有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5]陈宝生.开启建设教育强国历史新征程[N].人民日报,2020-9-10.

[6]王蒙徽.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成就显著[N].人民日报,2020-10-23.

(作者简介:张占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