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历史十分悠久。放风筝,源于古代的巫术。古人认为,放飞的风筝可以带走邪气与晦气。据说,世界上第一个风筝是春秋时代的著名工匠鲁班用木头制作的,当时还有竹做的风筝。汉代出现纸制风筝,叫“纸鸢”。唐以后,风筝作为一种儿童玩具日渐风行。清代诗人高鼎曾这样描绘放风筝的情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人们在纸鸢上加了一个竹笛,纸鸢飞上天后被风一吹,发出“呜呜”的声音,好像筝的弹奏声,于是人们将纸鸢改称“风筝”。当代中国最有名的风筝盛会是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节”,自1984年开始,每年清明节举办,潍坊也因此被誉为“世界风筝之都”。(来源:《我们的节日》)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党员课堂】曹永栋: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刘岳:雄魂八十年 一脉英雄气——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之英雄气概、必胜信念
- AI技术何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 看北京如何“点数成金”
- 深化“政策找人”,确保应享尽享
- 【廿四节气·小暑】温风打头阵,小暑悄叩门
- 【党员课堂】张小平:修炼“官德”砺初心
- 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
- “电影票根”何以撬动市场大消费?
- 粮价托底,托起的是农民心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根
精选视频
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党员课堂】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读懂“百折不挠”:焦庄户挖出了“人民第一堡垒”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