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历史十分悠久。放风筝,源于古代的巫术。古人认为,放飞的风筝可以带走邪气与晦气。据说,世界上第一个风筝是春秋时代的著名工匠鲁班用木头制作的,当时还有竹做的风筝。汉代出现纸制风筝,叫“纸鸢”。唐以后,风筝作为一种儿童玩具日渐风行。清代诗人高鼎曾这样描绘放风筝的情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人们在纸鸢上加了一个竹笛,纸鸢飞上天后被风一吹,发出“呜呜”的声音,好像筝的弹奏声,于是人们将纸鸢改称“风筝”。当代中国最有名的风筝盛会是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节”,自1984年开始,每年清明节举办,潍坊也因此被誉为“世界风筝之都”。(来源:《我们的节日》)
放风筝
- 家国永念|致敬“闪亮的坐标”2025-04-04
- 风起梨花香,岁岁清明长2025-04-03
- 总书记的新春足迹|地道风物品年俗2025-02-03
- 瑞草迎春:春节花卉习俗2025-01-27
- 【云上中国节】“破五”祈祥瑞,祥年赴新程2025-01-26
- 国际劳动节由来2024-04-28
- 尹力检查调度清明假期工作时强调 压实责任加强联动 扎实细致做好节日期间各项工作 殷勇刘伟一同检查调度2024-04-05
- 重温总书记这些深情凝视 一起致敬英雄2024-04-04
- 春联文化 时代中国2024-02-04
- 慎终追远话清明2021-07-01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妗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党员课堂】宋亚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修养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和时代价值
- 刘志明:【党员课堂】加强警示教育 永葆政治本色——从思想深处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 顺应发展潮流,推进人工智能安全治理
- 北京上市公司三项业绩数据全国居首
- 九部门出台措施有力有序有效扩大服务消费
- 勿忘“九一八” 吾辈当自强
- 秦国伟: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凝聚伟大复兴力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 伟大抗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 筑牢“三农”压舱石,夯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根基
- “小板凳+”宣讲:让党和政府的好声音传递到寻常百姓家
精选视频
【习近平文化思想】当戏曲遇上AI 传统文化“破次元”拥抱Z世代
【学习思想】“两山”理念: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引擎
自信自强: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薪火相传: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人民至上: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
凝心铸魂:着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