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历史十分悠久。放风筝,源于古代的巫术。古人认为,放飞的风筝可以带走邪气与晦气。据说,世界上第一个风筝是春秋时代的著名工匠鲁班用木头制作的,当时还有竹做的风筝。汉代出现纸制风筝,叫“纸鸢”。唐以后,风筝作为一种儿童玩具日渐风行。清代诗人高鼎曾这样描绘放风筝的情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人们在纸鸢上加了一个竹笛,纸鸢飞上天后被风一吹,发出“呜呜”的声音,好像筝的弹奏声,于是人们将纸鸢改称“风筝”。当代中国最有名的风筝盛会是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节”,自1984年开始,每年清明节举办,潍坊也因此被誉为“世界风筝之都”。(来源:《我们的节日》)
放风筝
- 家国永念|致敬“闪亮的坐标”2025-04-04
- 风起梨花香,岁岁清明长2025-04-03
- 总书记的新春足迹|地道风物品年俗2025-02-03
- 瑞草迎春:春节花卉习俗2025-01-27
- 【云上中国节】“破五”祈祥瑞,祥年赴新程2025-01-26
- 国际劳动节由来2024-04-28
- 尹力检查调度清明假期工作时强调 压实责任加强联动 扎实细致做好节日期间各项工作 殷勇刘伟一同检查调度2024-04-05
- 重温总书记这些深情凝视 一起致敬英雄2024-04-04
- 春联文化 时代中国2024-02-04
- 慎终追远话清明2021-07-01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妗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王昕宇:党领导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 凝聚“上合力量” 开创美好未来
- 2025暑运收官:铁路客货量均达历史同期峰值
- 抗战文物是鲜活的历史教科书
- 弘扬抗战精神,践行国防教育
- 京津冀协同发展丨“半年报”里向“新”力,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 刘京菊: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应答与世界担当
- 巩固拓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走深更走实
- 政策技术双驱动 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迈向规模化
- 赓续精神血脉,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精选视频
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实践方法
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党情新变化
【党员课堂】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路径与方法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坚定政治信仰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坚持党的政治领导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提高政治能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