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中共八大代表登记表显示:毛泽东入党时间为1920年

这张中共八大代表登记表显示:毛泽东入党时间为1920年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候补代表登记表》显示:毛泽东入党时间为1920年

1

毛泽东填写的中共八大代表登记表

■位置:第38展厅

1956年9月2日,毛泽东填写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候补代表登记表》。隔着展柜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入党时间一栏填着1920年。现任职务为党中央主席、国家主席。

登记表的上半部分详细说明了此次登记原因:这次印发的“八大代表、候补代表名单”,由于材料来源不统一,档案不完备、不准确和印校疏忽等原因,发生了不少错误;填写登记表,是为了确保每个代表的籍贯、出生年、入党时间、现任职务等正确无误。

徐欣欣补充介绍,1920年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成立了共产党发起组,请毛泽东发动湖南的中共小组。当年11月,毛泽东和何叔衡、彭璜等六人在建党文件上签了名,创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关于自己的入党经历,毛泽东在1945年回忆:“这次大会(指中共七大)发给我一张表,其中一项要填何人介绍入党。我说,我没有介绍人。我们那时候就是自己搞的。”

展厅里还有一组信,值得关注。其中一封是1920年8月13日,留法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写给毛泽东的,明确提出“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9月16日,蔡和森又给毛泽东寄去6000多字的长信,提出了具体的建党步骤,第一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名称,“然后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1921年1月21日,毛泽东对此回信中说“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展柜里,还展出了三本书——《共产党宣言》《阶级争斗》和《社会主义史》。这些书建立起青年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接受斯诺采访时,曾回忆: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他还说,“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中心任务是讨论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徐欣欣说,在中共一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已经有了早期地方组织。比如1920年10月,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称“共产党小组”,当年底共产党北京支部成立,李大钊任书记。

两张《唯物史观》试卷

■位置:第30展厅

两张试卷陈列在展柜中,考生流畅的字迹间偶有涂抹。这是1923年,李大钊批阅的《唯物史观》试卷。

讲解员徐欣欣说,北京大学是最早开设马克思主义课程的高等学府,早在1918年,在李大钊、高一涵等人的积极倡议下,马尔克斯学说研究会就秘密成立了。这就是后来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了扩大马克思主义宣传,李大钊、陈启修、高一涵等人以介绍西方思潮为名,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了课堂。李大钊也是我国大学里最早系统性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课、社会主义思想课的教授。

两份展出的试卷,答题人分别是北大政治系二年级马昌民和贺廷珊,成绩均为95分。从试卷上可以看到当年的题目——试述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要义并其及于现代史学的影响。其中,贺廷珊写道:“马克思是开辟新路的持刀者,是历史上最大的新纪元。”

徐欣欣说,这是马克思主义课程第一次进高校,马克思主义试题第一次进考卷。当年,北大学生还围绕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主题举办辩论会。李大钊作为评判员给出回答: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试卷的捐赠人是韩述之,1917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读书,1921年与刘天章、杨钟健、李子洲、魏野畴、杨晓初等创办《共进》,发起成立共进社。1949年西安解放,他曾担任西安市政府委员兼副秘书长。

2

1923年李大钊批阅的北京大学学生的《唯物史观》试卷

3

李大钊参加共产国际五大的登记表

李大钊的登记表

■位置:第31展厅

展柜中一张登记表是讲解员们的重点介绍对象。登记表有两页,A4纸大小,上面设置了姓名、年龄、职业等多个条目。登记表登记人是Chin Wha,年龄36岁,来自中国,是一名教授。登记表右下方还有一张模糊的中年男子照片。

徐欣欣说,Chin Wha就是李大钊。1924年6月17日至7月8日,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主要讨论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活动和策略的报告、关于苏联经济状况和俄共(布)党内的争论等。李大钊、王荷波、罗章龙等代表中国共产党出席了大会。参会时,李大钊化名琴华;当年7月1日晚,他还以琴华的名义代表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五大第二十二次会议上作了书面报告。报告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促进了中国共产党与各国共产党的联系,对共产国际五大的成功召开作出了贡献。会后,李大钊留下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直到1924年冬回国。

马克思首次“进”中国

■位置:第32展厅

细看每一件展品的说明牌,第一次、首次等词语频繁出现。其中就包括一份《万国公报》,是它最早将马克思介绍到中国。

徐欣欣说,《万国公报》是由基督教出版机构广学会主办的月刊。1899年2月,《万国公报》卷121刊载了由李提摩太节译、蔡尔康纂述的《大同学》第一章《今世景象》,用一百余字的篇幅介绍了马克思及其关于资本的学说。

文中写:“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马克思之言曰:纠股办事之人,其权笼罩五洲,突过于君相之范围一国”。徐欣欣说,这段概述除误称马克思为“英人”外,堪称言简意赅。有意思的是,马克思姓名的翻译就用的“马克思”三个汉字,这是马克思及其学说第一次出现在汉语文献中,文中称他是“百工领袖”。

展柜中还有各种“第一”:

1902年9月,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18号上发表《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对马克思做了简要介绍,称他是“社会主义之泰斗”。这是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在中国人的著述中被提及。

1903年3月,福井准造著、赵必振译的《近世社会主义》中,介绍了马克思生平、部分著作、学说以及欧美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状况,这是第一本专门介绍社会主义思想的译著。

1908年初,无政府主义刊物《天义》刊出《共产党宣言序言》一文,即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所作序言的全文。这是马克思主义文献在中文世界第一次完整的出现。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