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党建

【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论党与人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下)

报告人:元跃旗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
简 介:《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下称《决议》)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指出“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本期报告,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元跃旗副教授围绕“论党与人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这一主题,从“血肉联系”是历史的也是具体的、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两个方面,分享自己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体会。
总播放:69718
发布时间:2021-12-15 16:14
  • 要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而生、靠人民而兴、因人民而强。因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党只有坚持人民至上,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联系,才能获得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制胜法宝、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文稿][课件]

  • 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对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第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第五,抗击疫情中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文稿][课件]

  • 《决议》指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新时代,我们如何继承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第一,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和基本工作方法;第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文稿][课件]

     

    1594970862843

    元跃旗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点此浏览课件

    一、“血肉联系”是历史的,也是具体的

    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自觉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大任,满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所指出的,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也就是说,因为有了改革开放,中国才能抓住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契机,实现了赶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抓住信息革命契机的情况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释放出了空前的生产力,实现了中国奇迹。可见,党和人民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那么今后,我们党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如何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党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全体人民既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又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就是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旗帜鲜明地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重大现实问题。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温情话语和到贫困乡村去、到困难群众家中去的雪中送炭的温馨举动,无不彰显深厚的人民情怀,为全党作出了表率。我们只有把群众视为自己的根、自己的本,感恩群众、敬畏群众、心系群众,才能不为形式主义所累、官僚主义所迷、享乐主义所动、奢靡之风所惑,才能做到与群众同甘苦、共命运。

    1.努力在改革发展中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准则: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为了切实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是为了立足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长远发展;

    第三,全面依法治国,以法治方式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第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惩治腐败,是为了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总之,就是要实现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伸张正义。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应该说是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事。

    第一,连续九年年均减贫1000多万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第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创举。2013年,我国有59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为消除贫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5年6月又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第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省级投入财政专项扶贫基金4642亿多元,扶贫小额信贷3650多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资金2914亿多元,各地派出驻村干部277万多人,发达地区和中央单位向贫困地区选派干部12万多人……这一系列举措推动当代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

    第四,抗疫决战中的脱贫攻坚。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感,要求对脱贫攻坚“再动员、再部署”。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深入贫困山区,他最关心的是“后续帮扶问题,能否形成稳定连续的机制”;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的第一站首先调研脱贫攻坚,他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

    为什么在疫情这么严重的时刻,我们党仍然高度关注脱贫问题。因为这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2020年底,中国宣布了一则重磅消息,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困扰中国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十二万八千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总体上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据央视报道,2020年,全国共有19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救助保障范围。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人均每月665元和每年5842元,同比增长7.7%和11.3%。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达到人均每年10775元和8230元。目前,全国共有24.76万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首次纳入国家保障,集中养育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保障标准分别达到人均每月1567.2元和1140元,同比增长6.6%和8.6%。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分别惠及1152.9万人、1432.7万人。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