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盲作战行动:现代战争中的“视觉封锁”

致盲作战行动:现代战争中的“视觉封锁”

致盲作战行动是现代战争中一种重要的作战样式,旨在通过各种手段使敌方的情报侦察、预警探测系统失效,让敌方的光学设备和传感器失去作用,从而剥夺敌方的战场信息优势,为己方创造有利的作战条件。

以信息致盲为主导

为有效应对所谓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挑战,有的国家提出“空海一体战”作战构想,强调以海空力量为主,整合太空、网络和盟国力量,采用新式力量编组,构建多维一体的作战力量体系。同时,完善海空协调机制,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在作战行动上,以信息致盲为主导,实施隐身、远程和实时精确打击,夺控主动权。其作战样式包括防空反导作战、致盲作战、反导压制作战、防空体系压制作战、反潜作战、反水面作战和远程封锁作战等,而致盲作战行动是“空海一体战”的关键一环。

按照作战构想,致盲作战行动是在战争初始阶段,对作战对手指挥控制系统、传感器网络实施致盲攻击,攻击其远程侦察情报系统和打击系统,瘫痪对手武器的精确制导和指挥控制能力,进而摧毁其远程打击系统尤其是以基地为主的导弹力量和海空力量。具体来说,致盲作战行动的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破坏对手的态势感知能力。在战争初始阶段,综合运用各种侦察手段,不断获取打击目标、敌情威胁、战场态势等信息,使用包括陆基动能、微小卫星、电子干扰、激光、卫星捕获等在内的“动能和非动能”武器,对对手的天基信息系统、超视距雷达与陆基反卫星能力实施突防打击,剥夺其对关键目标、情报信息的态势感知能力,变成“瞎子”“聋子”。

二是限制对手的“电磁频谱自由”能力。“空海一体战”作战构想明确提出,致盲作战行动重在剥夺对手的“电磁频谱自由”能力,进而达到干扰、阻断对手的指挥控制以及侦察监视系统的信息流通。为达成这一目的,实施方充分运用电子战软杀伤手段和反辐射导弹、电磁脉冲弹以及网络攻击等新型武器,对对手的C4ISR系统重要节点实施高强度电子干扰或摧毁,中断其通信链路,从而导致对手的指挥控制系统陷入瘫痪。

致盲作战行动样式繁多

致盲作战行动目的在于瘫痪对手指挥控制系统和精确打击能力,方法主要包括太空致盲、空中致盲、海上致盲、陆上致盲、网络致盲等。

太空致盲行动,就是利用地基、天基、天对地和网电空间等各领域优势,使用激光、微波等定向能武器,攻击对手的天基信息系统,摧毁其太空情报监视侦察(ISR)平台,并对其卫星地面站、雷达场站、地下指挥所等战略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毁瘫对手太空网电作战体系关节点,降低太空网电支援与作战体系效能。

空中致盲行动,是通过发射激光、干扰阻断数据链路、发送伪造信号、致盲传感系统及黑客攻击等手段,以干扰、欺骗、压制以及摧毁对手空中侦察预警平台、雷达系统、信息网络节点和防空武器系统。如某型激光反制系统通过千瓦级激光器聚焦能量,可以在3公里内实现非接触式瞬间致盲,直接熔毁目标的核心部件。

海上致盲行动,就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缩小舰艇预警范围、切断舰艇通信链路、干扰精确制导武器等,意在干扰、破坏对手航空母舰、驱逐舰、护卫舰等装备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同时保护己方系统不受对手攻击。这包括网络攻击与防御、电磁频谱控制、情报侦察与反侦察等,以夺取制信息权,为作战行动提供有力支持。

陆上致盲行动,综合运用便携式、固定式、车载式、固定翼以及直升机等多种平台多型电子战装备,使用电子干扰、电子欺骗和反辐射武器等手段,破坏、摧毁、迷惑或削弱对手武器装备、设施和人员,达到降低、抑制和摧毁对手战斗力的目的。以外军为例,主要由专门编组的陆军军事情报旅、合成旅战斗队军事情报连等力量组织实施。

网络致盲行动,是综合运用网络部队,配置远距离网络攻击武器、计算机病毒、软硬件后门等网络攻击武器,采取预先设伏、无线注入和网络传播等手段,通过网络侵扰、网络控制行动,实现战场网络阻塞、虚假信息注入、数据信息窃取、指挥控制紊乱、信息系统毁瘫等效果。如海湾战争开战前,美国情报机构获悉伊拉克从法国购买了用于防空系统的新型电脑主机,准备通过约旦首都安曼运至巴格达。但美国特工偷偷将1套固化有计算机病毒的同类芯片,替换到这种电脑的打印机中。战争发起后以遥控手段激活病毒,使病毒从打印机“窜”至主机,造成伊拉克防空指挥中心计算机程序发生错乱,瘫痪其预警、指挥、通信和控制系统,从而为多国部队空袭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

攻防结合,协同应对

由于致盲作战行动主要通过定向能武器和激光制导武器攻击对手的天基信息系统、超视距雷达与陆基反卫星能力,所以,应对致盲作战行动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实施电磁频谱管制,严格控制电磁辐射范围和方向。在作战初始阶段,为避免暴露,雷达、无线通信应遵循“功率宁小勿大,天线宁短勿长”原则,尽可能地减小信号强度,控制辐射范围。在作战过程中,人员装备不断灵活机动,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善于隐匿电子设备,尽可能使用定向天线,减少电磁辐射。同时,在战役准备及部队机动过程中,可采取佯动伪装、隐真示假、设置诱饵、变换工作频率等方法,改变活动规律,从而打乱对手的侦察部署。

二是攻防结合,牢牢把握信息战主动权。《孙子兵法》云:“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谈的就是作战主动权问题。主动权是战争胜利的关键,军队失掉了主动权,就有被消灭或被打败的危险。而在应对致盲作战行动中,攻防结合是掌握电子战主动权的一条重要原则。作战中,不能仅仅被动防御,应在关键时机集中电子进攻力量,对敌方通信网络实施强烈电子干扰,抑制敌方的电子战兵器整体功能。同时,也可集中激光、可见光、红外成像、微波、毫米波等制导武器,采用多种手段,摧毁敌方侦察、干扰源,从根本上瘫痪其电子战体系。

三是持续推进网电一体综合战法创新。为应对致盲作战行动,必须重视作战体系的顶层设计,通过远程侦察预警、精确导航和通信系统,并以电子干扰、电子假目标、雷达诱饵等进行掩护,提高战场生存能力。同时,以远程联合火力打击力量硬摧毁对手的远程空中攻击阵位和航母战斗群等致盲力量。健全网络安管、电子攻防、电磁频谱等力量的协同作战机制,创新虚实结合、真假结合、侦扰结合、防抗结合等手段,研究网络诱骗、隔离阻断、木马抑制、溯源反制等新型网电抗击战法,从而挫败潜在的致盲作战行动。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