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R197.3; D267.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29-1445(2025)07-0077-03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供给的品质与服务效能,成为新时代公立医院改革发展进程中最具战略意义与紧迫性的任务,成为关乎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以下简称宣武医院)努力把握时代大势,锚定自身发展坐标,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以赴构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强化党建引领,笃定使命担当
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宣武医院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带领全体职工明晰方向目标、勇担使命重任。
筑牢党建根基,强化党组织领导作用。医院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明确党委与行政领导班子职责分工,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坚持将“医院工作的难点就是党建工作的重点”理念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以提高领导水平和党建工作能力为目标,不断优化领导方式。着力通过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健全“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运行机制与实现路径,使其更好适应医院、学科、职工发展需求。
激发发展活力,强化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医院党委围绕学科建设和科室发展目标,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创新形成党建引领促学科发展新模式。以基层党组织换届为契机,建立医院党委—学科党总支—科室党支部三级组织体系,打破传统内外科划分,在业务相关科室成立联合党支部,促进多学科诊疗。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机制,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科室党支部书记均由业务骨干担任,高级职称人员占比100%,实现党建与学科发展目标同步、资源互通。在党建引领下,医院在脑机接口、干细胞移植等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聚焦小切口,坚持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医院以患者就医的难点、痛点和堵点为切入口,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和诊疗流程,打出“组合拳”。出台《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持续推进医院“接诉即办”工作的若干要求》,加快健全体制机制,优化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院党委会坚持每月专题调度和点评制度,引导推动接诉即办向“主动治理、未诉先办”深化,实现患者自助办理入院功能运行、院区路面升级、院区标识系统优化、护工第三方服务规范化等。针对患者手术等待时间长等问题,开展周末择期手术,积极探索“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优化“术前诊断和术后康复”流程,拓展互联网诊疗服务。
紧跟时代步伐,锚定发展方向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宣武医院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先后获批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和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双国家中心),持续强化构建以综合实力为主体、以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学科发展格局。
准确把握机遇挑战是前提。从国际看,全球医学科技创新竞争激烈,医疗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成为衡量各国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公立医院要提升国际竞争力,需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转型升级。从国内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医疗服务品质和可及性提出更高要求。同时,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模式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在此背景下,医院党委带领全院职工通过解答“宣医四问”——我们是谁、我们在哪儿、我们干什么、我们怎么干,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通过深入剖析国内外形势,医院明确了“大综合、强专科、强专病”的功能定位,以“三阶段、三步走”为路径构建学科发展新格局。
夯实学科建设基础是核心。学科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环节。医院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功能定位发展目标科学匹配、临床医学学科体系、领军人才和专家团队、学术声誉、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体系、医疗服务体系、教育教学体系、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体系、医院文化体系10个维度着力加强学科建设,筑牢学科建设根基。在工作实践中,注重发挥传统优势,拥抱前沿科技,树立“神经科学+X”“老年医学+X”学科发展理念,推动基础学科、特色学科、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分类建设。将工作重点放在学科发展与政策、制度创新问题上,把学科发展与制度创新有机结合,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学科、团队、平台活力。
深耕改革创新,优化体制机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宣武医院坚持改革创新,优化管理体制,提升治理效能。
优化管理体制,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院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与权力运行机制,明确功能定位,优化组织架构与部门设置,提高管理效率。加强财务管理,完善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制度,提升运营效益;强化信息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立足研究型医院特征,把握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属性,建立党委领导、院长负责、专家治学、纪委监督、民主管理与监督、社会协同与监督的治理架构,配套相应治理机制与规则,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管理支撑。
提升治理效能,优化职能部门运行机制。医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部门履行职能、岗位履行职责”作风改进行动。以“双履职”为主题,推动医院职能、业务科室及外包单位改进管理、服务与保障工作。围绕“首问(诊、接)负责、职工满意、患者满意”目标,各科室梳理评议职能与职责履行情况,结合年终总结数据进行评价考核与表彰,建立长效机制,释放管理效能。此外,医院加强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崇高职业精神,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加强品牌建设,提升社会形象与美誉度;加强伦理建设,规范医疗行为,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法治建设,增强职工法治意识与水平,保障医院合法权益。
锚定核心任务,提升服务品质
宣武医院准确把握现代医院发展趋势,以提高医疗服务品质为重要任务,不断丰富医疗服务内涵,拓展优质医疗服务辐射半径。
聚焦重大疾病,科技攻关展成效。医院加强科研能力建设,加大科研投入,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科研水平;围绕临床需求开展科研攻关,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结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开展协同创新;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提升医院在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中的贡献度。作为北京市医学创新和成果转化改革试点机构,医院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及临床研究中心,规范管理,统筹协调,对标国际前沿科技成就和进展,通过建设联合实验室、推进医企协同创新、深化孵化器合作等方式,拓展医院科技创新新局面,在阿尔茨海默病(AD)早诊早治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完成北京市首笔公立医院数据交易,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
聚焦区域协同,加强辐射带动。医院主动对标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大型公立医院的要求,将“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均衡配置与疑难重症救治”纳入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落实京津冀卫生健康协同发展重点任务。作为双国家中心的承载单位以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单位,医院全面落实国家医学中心“十大功能任务”,形成高起点打造国家医学中心、高水平建设雄安宣武医院、高标准建好区域医疗中心的顶层设计并着力实施。雄安宣武医院从规划到建成,累计服务雄安新区群众20余万人次,朝着“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的建设目标扎实快速推进。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区域内医疗水平整体提升,为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
[2]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4.
[3]习近平重要讲话单行本(2020年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作者简介:管仲军,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书记;赵国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