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重大原创性贡献

深刻把握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重大原创性贡献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习主席着眼于以强军支撑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深刻把握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际战略格局演变规律,为我军建设发展标定的时代坐标。这一重要论断,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是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擘画了我军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实现了对西方国家军队现代化的价值超越,彰显了我们党加快强军步伐的决心气魄,必将对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发挥巨大的牵引和推动作用,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明确了我军建设发展新的战略目标

目标昭示方向,凝聚力量,引领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都与时俱进提出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目标要求,引领我军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同志领导制定建设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的总方针,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目标,江泽民同志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胡锦涛同志提出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的重要思想。这些目标要求,顺应形势任务变化,符合国情军情,对我军建设发展发挥了科学引领作用。

进入新时代,如何在党的领导下把强军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是一个重大历史性课题。2016年,习主席在视察国防大学时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2017年,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习主席发出了“必须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的伟大号召。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进一步指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同时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对强军目标内涵的新拓展,也是强军目标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和鲜明标志。这一新的战略目标既与我们党关于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又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与时俱进对我军建设发展的新定位。

习主席关于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深远筹谋,凸显了对强国与强军相统一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顺应了国家由大向强、屹立世界的时代呼唤,凝聚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强军梦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大国的兴盛必须有强大军队的支撑,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被反复印证的通律,也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正反两方面经验所证明了的铁律。“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大汉,“横制六合,骏奔百蛮”的盛唐,皆拥有雄师劲旅。而近代中国在与西方列强的较量中,孱弱不堪的军事力量成为最先倒下的那块“多米诺骨牌”: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用“坚船利炮”,击碎了“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的“天朝上国”迷梦;1900年,八国联军拼凑起来的兵力不足两万,而京畿一带纵有十几万清军、几十万义和团之众,仍无法阻止北京陷落和赔款白银四万万五千万两……习主席曾反复提起中国近代史上这一次次“锥心之痛”:“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我经常看中国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惨情景就痛彻肺腑!”

汇聚了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起了实现强国强军梦的历史重任。习主席指出:“中华民族走出苦难、中国人民实现解放,有赖于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必须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近百年来,人民军队在党的旗帜下行动和战斗,牢记初心使命,永葆性质宗旨,一路披荆斩棘,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著功勋。如今,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的关键时期。面对无法回避的风险挑战,面对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绕不过的沟沟坎坎,我军必须服从服务于党的历史使命,准确把握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需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始终做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

习主席首次将我军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定位为世界一流,是把握世界军事发展趋势、抢占军事竞争主动权作出的顶层设计,也是对新时代我军强军兴军实践经验的最新概括,彰显了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决心信心。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新军事革命正在加速推进,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影响之大,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所罕见。历史表明,每一次军事革命都会成为各国军事实力消长乃至综合国力盛衰的分水岭。世界各主要国家以重塑军事体系为主要目标,纷纷调整军队组织形态,加紧推进军事转型。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

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就能乘势而上,抓不住就可能错过整整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缩小同世界强国在军事实力上的差距,努力掌握军事竞争战略主动权。新军事革命和新时代强军实践为我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方面,我军可以依托国家雄厚实力和强劲发展势头,抓住新军事革命历史机遇实现弯道超车、换道超车,加快增强军事实力。另一方面,经过长期建设发展尤其是新时代以来的砥砺奋进,人民军队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下阔步前行,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争创世界一流奠定了坚实基础。信心来自底气,来自对正确发展方向的把握,也来自对自身的清醒认识。从实际情况看,我军依然面临严峻挑战,“两个能力不够”“两个差距很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建设强大军队更加紧迫。只有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能赶上潮流、赶上时代,走在时代前列。建立起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战略目标,有效激发全军官兵奋斗奋进的豪情,凝聚向难攻坚的磅礴力量,推进强军事业实现新跨越。

实现了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作战工具的不断改进,以及对军人素质要求的日益提高,建设现代化军队的任务历史地被提了出来。如果忽视这个问题,必然会在战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乃至遭到失败。早在19世纪50年代,恩格斯就提出了要按照“现代”的概念来建设军队和指挥作战,认为要在现代战争中取得胜利,必须寻求新的物质手段和新的作战方法。恩格斯还系统研究了许多国家军队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现代的作战方法前提是“与社会发展的这个阶段相联系的富裕程度和文化程度,同样是保证现代军队有必要数量的武器、弹药、粮食等物资,培养必要数量的有素养的军官,以及士兵本身获得必要智力所必需的条件”等重要思想。

人民军队创建之初,力量非常弱小,武器装备极其简陋,主要靠战场缴获,同时,军队建设也处于初级阶段。毛泽东同志指出:“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他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提出,装备了新式武器之后,“军队和作战将要起一个大的变革”“低级的将变到高级的,中国型的将变到世界型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解放军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民政权的建立,既对军队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实现这一要求提供了现实可行性。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人民军队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军队建设理论,我军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把军队现代化纳入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提出了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一新的战略目标,并围绕实现这一目标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军队现代化各领域各方面各要素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发展了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作出军队现代化新的战略安排。任何伟大梦想的实现,都是在科学的战略安排指导下取得的。战略安排规定了一个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发展步骤和实现路径。注重战略安排、善于长远谋划是我党我军的鲜明特色与战略优势。1997年,党的十五大之后,党中央、中央军委确立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到2010年,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较大发展;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2017年,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的战略安排,将“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提前到2035年实现,同时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不仅时间节点大大提前,而且内涵标准都有质的跃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充实了目标任务和发展步骤,明确提出“确保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这形成了到2027年、到2035年、再到本世纪中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安排。这一系列战略谋划,从更高的战略视野和更广的战略空间,清晰描绘了全面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近、中、远目标梯次推进、有序衔接,与国家现代化进程“路线图”高度契合,体现了军事能力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求相适应的要求,使实现强军、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图景更加清晰。

赋予军队现代化新的时代内涵。现代化概念是动态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涵。20世纪50年代,我军现代化发展目标主要是实现机械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现在,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群正在不断向军事领域渗透,智能化战争特征日益显现。2020年7月,习主席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必须“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这一重要论述,顺应了世界军事智能化发展的重大趋势,契合了我军建设发展的实际。从我军现状看,如果按部就班在完成信息化后再进行智能化,就会与发达国家军队拉开新的代差;把建设重点全面转向智能化,企望一步到位也是不现实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起源于不同时代,前者孕育后者、后者改造前者,“三化”相互叠加、相互渗透、相互支撑。这就要求我军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信息化为主导、智能化为方向,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加快实现由“三化”梯次发展向融合并进、由点状积累向体系突破转变,在推进智能化进程中发展高度发达的机械化和更高水平的信息化,引领军队现代化转型升级。

明确军队现代化新的发展主题。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必须主动适应发展阶段的历史性变化,把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没有质量的发展,搞得再多也不管用,有些甚至成为部队包袱和累赘,造成很大浪费。当前,我军建设正处在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发展慢了不行,质量不高更不行,迫切需要坚定战略定力、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发展动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等“五个更加注重”战略指导,高标准高起点推进各项建设。围绕强军兴军战略布局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不断提高军队建设整体水平。统筹提高战的能力、建的质量、备的水平,坚持以战领建、以备促建,各项工作和建设、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始终聚焦军事斗争准备、服务军事斗争准备,加快形成战、建、备一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全面加强军事治理,构建现代军事治理体系,提高现代军事治理能力,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这些思想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理念和模式的重大创新,必将引领我军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以新的发展成就实现国防实力新的跃升,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确立军队现代化新的建设标准。“世界一流军队”的标准,蕴含关于世界一流军队的普遍认知,必须综合体现世界一流军队的共性。因此,衡量是否达到世界一流不仅要与自己进行纵向比较,更要把强军标准放到世界军事大舞台上来评估,放到当今世界军事竞争大格局中来把握和筹划,以外军特别是实力最强的军队为参照系进行横向比较。“世界一流军队”以世界顶级指标为参照,聚焦世界军事竞争的舞台中心和赛道最前沿,从更宏阔的战略视野和战略空间,明确了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标准:既要同我国强国地位相称,又要能够全面有效维护国家安全,还要具备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不仅武器装备、组织形态、作战体系,而且军事理论、人才队伍、训练水平等都要瞄准世界一流水平;既要实现加快转型发展、不断自我革新的“跨越之强”,也要实现与世界强手抗衡、赢得国际竞争的“超越之强”。

对西方军事强国军队现代化的价值超越

军队作为战争的伴随物,是为准备和实施战争而建立的正规的武装组织,是国家武装力量的主体。因此,研究和探讨怎样适应战争需要加强军队建设,历来是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和军队统帅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纵览世界军事史,西方军事强国往往强调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使对手屈服,甚至走向对外扩张掠夺的道路。走过近百年光辉历程的人民军队,从未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也从未侵占别国一寸土地。历史与现实充分表明,人民军队的世界一流和西方军事强国军队的世界一流具有目标追求上的本质区别,并实现了价值超越。中国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不是为了谋取霸权,不是为了搞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而是为了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是对世界和平的保障,是人类文明进步力量的增长。

这一价值超越源于我军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习主席指出:“有了中国共产党,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人民军队前进就有方向、有力量。”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回顾人民军队波澜壮阔的发展史,我军之所以能在挫折中愈加奋起,在困苦中勇往直前,铸就拖不垮、打不烂、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钢铁雄师,思想引领、铸牢军魂,是根本力量所在。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我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军事变革。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我军才能始终保持方向不改、道路不偏、本色不变,才能不断征服前进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积极探索出富有中国特色且蕴含东方智慧的世界一流军队建设路子。

这一价值超越源于我军必须始终坚守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我军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人民军队区别于其他国家武装力量的显著标志。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习主席强调:“只要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赢得最广大人民衷心拥护,就能构筑起众志成城的铜墙铁壁。”当今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求和平促发展、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是中国人民的心愿,也是世界人民的共识。只有坚守人民立场,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人民子弟兵,才能始终秉持正确的价值追求,才能守护山河无恙、人民幸福。

这一价值超越源于我军有效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人民军队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党的中心任务决定军队使命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明确我军打仗、筹款子、做群众工作“三大任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军肩负起“保卫人民革命和国家建设的成果,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使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军担负“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的任务。一路走来,人民军队在战斗中成长,在继承中创新,在建设中发展,出色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中国共产党既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使命,也把为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主席以历史眼光、全球视野,赋予人民军队“四个战略支撑”的使命任务,即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为维护国家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围绕权力和利益再分配的国际较量明显加剧,全球治理的规则之争、地区主导权之争、发展道路之争、军事优势之争更加激烈。竞争越激烈,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任务就越艰巨。和平必须以强大实力为后盾,能打赢才能有力遏制战争、确保和平。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必将为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国际安全环境增添更为重要的砝码、发挥更大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压舱石”。

(作者为国防科技大学军政基础教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