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背景下,气候韧性农业作为保障粮食安全与稳定农产品供给的重要举措,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气候韧性农业是通过调整作物品种、优化农业基础设施、推广自然解决方案等手段,从而有效提升农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降低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在气候变化加剧的当下,农业面临着干旱、洪涝、病虫害等多重威胁,气候韧性农业通过推广耐旱作物、实施节水灌溉、加强生态管理等方式,为农业生产构建了坚固防线。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把“加强中长期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和“健全农业防灾减灾救灾长效机制”纳入国家战略。在此政策导向下,未来应遵循气候适宜性原则,科学规划农业布局,加速推进我国气候韧性农业体系的构建,全方位提升其发展水平,以实现农业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
构建稳固扎实的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农业基础设施是抵御气候风险的第一道防线。需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完善、农田生态修复三大要点,构建“旱能灌、涝能排、风能挡”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体系,为农业稳产增产夯实根基。一是系统谋划、科学布局农田灌溉与排涝基础设施体系,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营,确保实现“旱能灌、涝能排”。因地制宜推动地下水与地表水利用设施联通,提升基础设施体系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二是在粮食生产重点区域,立足区域气候条件与自然生态条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恢复和建设农田林网,充分发挥其防风固沙、调节微气候、保持水土的生态服务价值,切实增强农业气候适应能力。
构建高效完善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构建“监测预警——技术指导——灾害防控”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强化气象服务、农技推广与防灾指导,为农业生产筑牢精准智能的服务保障,增强农业的气候适应能力。一是整合多方资源,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基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实现极端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动态监测与精准预报一体化,确保天气变化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二是气象部门应承担起服务农业发展的责任使命,强化服务意识,优化监测预警服务流程,并加强与农业农村、应急管理等部门的会商。同时,发挥电视、广播、手机APP等多媒体矩阵,多渠道、广覆盖发布预警信息,为农业生产主体预留充足的灾害应对时间。
构建坚实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科技创新是驱动农业气候韧性提升的核心引擎,需锚定抗逆育种、智能装备、数字农业等关键赛道,构建“研发——推广——应用”全链条技术支撑体系,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一是聚焦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前沿领域,加大科研投入,全力突破“卡脖子”技术。重点研发极端天气适应性强的种子技术,提升作物在干旱、洪涝等恶劣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同步推进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种质资源库,从基因源头筑牢农业抗灾根基。二是以突破资源约束为目标,加速农业机械向智能化、设施化迭代升级。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与资源利用率,为农业生产装上科技“引擎”,打破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限制。三是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结合不同区域气候、地理及经济特点,构建差异化、特色化的数字技术应用模式,推动农业技术精准落地,让科技创新成果切实转化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全面增强农业生产系统的气候韧性。
构建处置高效的农业应急管理体系。农业应急管理作为防范气候风险的“兜底防线”,需构建“监测预警——快速响应——灾后恢复”全链条闭环机制,健全专业化救援体系与物资保障网络,确保灾害发生时响应迅速、处置高效,将农业生产损失降至最低。一是优化农业防灾减灾组织架构,明晰各主体权责边界,推动部门间协同联动。搭建智能农业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实现灾前实时监测、精准预警,为农户及生产主体提供及时可靠的风险信息,筑牢防灾“前哨站”。二是组建由行业专家与实战骨干构成的应急智库,打造常态化专业应急服务队伍。通过系统化培训与模拟演练,提升队伍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灾害发生时快速响应、科学施救。三是聚焦灾害高发重点区域,科学规划救灾物资储备布局,完善物资动态管理与应急调拨机制,确保关键时刻物资“调得出、运得快、用得上”,为抢险救灾提供坚实后盾。
构建健全完善的农业政策保障体系。政策保障是筑牢农业气候韧性的制度根基,需构建“风险预警——防灾减灾——保险托底”全周期政策体系,强化财政、金融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力,为农业稳产保供构筑长效保障机制。一是深化政策性农业保险改革,扩大中央财政补贴险种范围,将农林牧渔全品类生产、涉农财产及人身安全纳入保障体系,提升保险覆盖面与赔付标准。通过完善灾后快速理赔机制,助力农户迅速恢复生产、稳定收入,夯实农业抗灾经济基础。二是推动风险管理理念融入农业全产业链,构建“监测——预警——评估”智能化服务网络。强化科技赋能,推动卫星遥感、大数据等技术在风险研判中的应用,建立保险、期货、再保险等工具协同联动机制,全面提升农业风险防控专业化水平。三是统筹推进农业风险防控与产业安全体系建设,引导全社会深化农业安全战略认知,加快农业现代化能力建设。通过强化风险预警研判、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提升灾害应对效能,为提升农业气候韧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制度支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