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纪律修养作为提高自身修养的硬指标

把纪律修养作为提高自身修养的硬指标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纪律,作为党的生命线,是维护组织纯洁、凝聚磅礴力量的坚强保障。习主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把纪律修养作为提高自身修养的硬指标,任何时候也不能放松。”当前,我们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唯有把纪律修养作为提高自身修养、锤炼坚强党性的硬指标,自念“紧箍咒”、自筑“篱笆墙”、自紧“纪律弦”,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我们党方能在时代激流中挺立潮头,在风浪考验中行稳致远,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纪律严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质与独特优势,是我们党历经百余年风雨仍风华正茂的制胜法宝。把纪律修养作为提高自身修养的硬指标,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逻辑、党永葆先进纯洁的历史逻辑、新征程担当使命任务的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深刻回答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时代课题。

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和实践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严格的纪律视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和保持战斗力的根本保障。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中,就高度重视组织的纪律性问题。列宁更是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实现无条件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继承并发展了这一重要原则。从革命战争年代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新时代的中央八项规定,党的百余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不断严明纪律、依靠纪律管党治党的历史。我们唯有不断加强纪律修养,把严明纪律贯穿到全面从严治党各方面全过程,方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党员干部永葆初心本色的必然要求。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党员干部能否在长期复杂的考验中坚守初心、拒腐防变,纪律修养是关键屏障。严格的纪律是防止党员干部思想滑坡、行为失范的“净化器”和“防腐剂”,它时刻警醒党员干部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划清公与私、情与法、廉与腐的界限。无数案例警示我们,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滑向腐败深渊,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纪律意识淡漠、规矩防线失守,在各种诱惑面前败下阵来。只有将纪律修养内化为坚不可摧的信念防线,外化为令行禁止的行为准则,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真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党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要攻克前进道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经受住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考验,关键在于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磅礴伟力。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与拥护,最直观来源于党员干部的作风与形象。广大党员干部唯有持之以恒加强纪律修养,自觉以铁的纪律约束自身言行,做到清正廉洁、一心为公、勤勉务实,才能不断厚植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进而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同心同德、攻坚克难,不断把党和人民事业推向前进。

纪律修养的锤炼,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党员干部唯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植敬畏之心、常怀戒惧之意、恪守底线之界,方能构筑起纪律修养的坚实堤坝。

必须深植敬畏之心。“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习主席指出:“讲规矩、守底线,首先要有敬畏心。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敬畏是自律的开端,也是行为的界限。倘若心无敬畏、行无规矩,常打“擦边球”,把纪律当摆设,看似获得一时“自由”,实则早已踏入危险的泥潭,最终必然会为“目中无纪”付出沉重代价。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法纪是悬于头顶的利剑、是带电的“高压线”,从思想深处树立起对纪律规矩的敬畏,避免在自欺欺人中乱了心智、在花言巧语中迷了方向、在侥幸心理中铤而走险、在错误认识中恣意妄为。

必须常怀戒惧之意。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戒惧是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态度,是对潜在风险的清醒认知和主动防范。当前,党员干部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不可避免会在理想和现实、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和精神迷茫。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政治清醒和思想警觉,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对自身可能存在的纪律松懈苗头、对工作中可能触碰纪律红线的风险点、对外部环境可能带来的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始终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必须恪守底线之界。风筝没有引线的牵制,必然失去控制。纪律是刚性的规矩,是不可突破的最后底线。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决策用权没了规矩,言行举止没了标尺,就是因为守不住底线,进而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守底线,就是要把各项法纪要求转化为日常行为规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清晰知晓纪律要求,搞清楚弄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在遵规矩、守底线中自觉维护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把纪律修养作为提高自身修养的硬指标,最终落脚点是实践。唯有在具体实践中反复磨砺,将纪律意识融入血脉,将纪律要求付诸行动,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的队伍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党才能永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深学细悟,在学纪明纪中夯实思想根基。学纪是知纪的基础,明纪是守纪的前提。对党章党规党纪不学习、不明晰,就很容易违反纪律栽跟头。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党章党规党纪作为终身必修课,系统深入学、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切实在头脑中立起界限、划出红线。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感悟党的纪律建设的发展脉络与时代价值,不断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注重联系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进行反思剖析,从先进榜样中汲取力量,从反面教材中吸取教训,不断深化认识、提升觉悟,将遵规守纪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

反躬自省,在自我约束中砥砺品格操守。纪律修养贵在自觉,重在自律。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经常对照党的纪律规矩“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不断掸灰尘、除杂质、祛病毒、防污染。注重在慎独上下功夫,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之时,也依然要恪守本心、严守规矩,牢记权力从哪里来,不忘当初为什么出发,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无监督一个样。注重在慎微上下功夫,高度重视小事小节,深刻理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坚决守住第一道防线,扣好廉洁自律“第一粒扣子”,防止在推杯换盏中放松警惕、在小恩小惠前丢掉原则、在轻歌曼舞中丧失人格。

笃行守纪,在令行禁止中做到知行合一。“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纪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纪律修养的试金石在于守纪的坚定性与彻底性。党员干部要强化行动自觉,深刻认识到守纪不是外在负担而是内在需要,主动将党的纪律规矩作为衡量自身言行的标尺,时刻以纪律为准绳,变“要我守”为“我要守”。坚持最高标准,摒弃“选择性守纪”的错误观念,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规矩,以自身模范行动诠释纪律的严肃性与权威性。融入日常经常,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将守纪的要求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使之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与深入骨髓的修养,坚决不触碰“红线”、不踏入“雷区”。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