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

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这为推动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引、明确了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需求,坚持科技赋能,提高治理效能,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我们的城市生活将更美好。

社区地下停车场安装AI监控设备,让居民停车更安心;推广垃圾智能分类设施,让居民轻松实现垃圾分类的同时,还能获得奖励;医院构建“AI+医疗”的智能生态系统,有效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医务人员工作效率……记者在采访中,深切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给居民生活各方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安全和便利。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广大居民对城市生活需求呈现更加多元、精细、高质量的发展趋势。智慧城市能够精准识别和响应居民在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需求,是解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一招。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早在2012年,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就已启动,至今已有数百座城市参与,这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10多年来,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各地也探索出了有益经验。目前,我国已建成千兆城市207个,地市级以上城市已基本建成数字化的城市管理平台,智慧城市正在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地方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注重“面子”忽视“里子”,服务水平和温度跟不上硬件设施更新,距离群众期待还有差距。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同发力、久久为功。

聚焦急难愁盼,更加注重服务。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千头万绪,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很容易出现“形象工程”。因此,要了解群众的需求,有的放矢。一方面,要注重提升居民生活的便利度,应用智慧化手段优化城市管理,有效提升交通、环境、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要增加智慧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促进服务均等化,让更多居民享受到高质量服务。

坚持科技赋能,让数据多跑路。城市变得更聪明更智慧,关键在于拥抱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数智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根基。促进5G、千兆网络、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和深度融合,打造高性能的数字底座平台,为城市装上“智慧大脑”。在此基础上,丰富城市运行与管理应用场景,提供智慧化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创新治理模式,实现共享共治。智慧城市既是技术的升级,也是治理模式的革新。对于城市管理部门而言,要打破部门之间的利益藩篱,促进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跨系统、跨业务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站,要充分利用好智慧化治理工具,构建人人配合、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社区智慧化治理格局。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