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织牢网络空间安全防护网

织密织牢网络空间安全防护网

——第三届网络空间安全(天津)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幕

image (1)

这是9月23日拍摄的第三届网络空间安全(天津)论坛开幕式现场。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9月23日,第三届网络空间安全(天津)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共建网络安全 共治网络空间”。除开幕式和主论坛外,还组织安排了5个主题论坛。网络空间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家园。没有网络空间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我们要织密织牢网络空间安全防护网,治理人工智能滥用问题,加大数据安全管理力度,推动低空安防技术创新。

治理人工智能滥用问题。人工智能如同一柄双刃剑。它既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但也会为人们的数字生活带来诸多安全风险。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被滥用问题日益凸显。因而,治理人工智能滥用便成为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本届论坛研讨人工智能催生的深度伪造、算法滥用等新型安全威胁问题,推动科技创新与网络安全治理深度融合,并分享基于“智能体”技术的安全解决方案及实践运用。要强化技术源头治理,加强AI生成合成技术和内容标识管理,提升网站平台的检测鉴伪能力,防止虚假信息误导公众。要建立有效的违规账号管理机制,从严把关,及时处置处罚违规账号和网站平台。

加大数据安全管理力度。本届论坛上,中国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联合多家专业机构发布《网络空间安全态势分析报告(2025)》。报告指出,过去一年,美洲、亚洲、欧洲是数据安全事件的高发频发地区。全球数据安全风险呈现多维度升级态势,技术演进与国际博弈加剧了风险复杂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不断完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2021年陆续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2025年1月起施行《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6月起施行《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本届论坛围绕数据安全技术前沿和数据应用最新场景,开展政策解读和技术交流合作。我们要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和个人信息保护,加大公民权益保障力度,强化跨境数据流动管理,加大执法力度。

推动低空安防技术创新。当前,随着低空经济蓬勃发展,数据信息泄露、滥用或被恶意利用的安全风险日趋增加。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发展低空经济必须筑牢安全防线,着力构建新型多元治理模式。本届论坛聚焦低空安防与网络安全的深度融合,探讨低空安防技术发展新趋势,针对当前无人机“黑飞”防控、无线电干扰、空域冲突等低空安防突出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助推低空安防技术创新。低空安全是新型非传统安全,我们要以新质生产力驱动低空安防。要不断完善低空安防管理体系,加力推进技术创新。要强化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聚焦低慢小航空器防反难度大、管控困难、管理设备缺乏平台支撑、效能不足等突出问题,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作者:靳仔囡  单位:北京市永定门接济服务中心

责编:吴成玲

校对:王灿熙(实习)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王灿熙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