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讲解不能信口开河

文博讲解不能信口开河

近年来,随着文博游兴起,讲解服务也逐渐成为要素之一,备受游客关注。游客们逛博物馆,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看个热闹,更希望“下马看花”学有所获,专业现场讲解无疑是了解文物背后故事与价值最直接的方式。

热潮之下难免乱象丛生,部分讲解者为吸引游客,以野史替代正史在文博场馆哗众取宠,忽视历史真相;更有甚者开设自媒体账号信口开河,只为流量变现。长此以往,不仅误导游客认知,更会对文化传承造成不利影响。实现文博行业高质量发展,讲解服务的职业化、专业化必不可少。为此,需要进一步推进标准建设、人才培养和监管强化。

确立标准,守住专业底线。面对游客越来越高的讲解需求,各地文博场馆讲解服务呈现井喷态势,但水平良莠不齐,从业人员背景复杂、能力参差不齐。为此,应尽快完善相关体系与规范建设,明确内容红线与服务标准。标准的设立不是为了扼杀有创意的讲解,而是为从业者提供可靠保障与正确导向。对专业讲解人员而言,在建立专业分级认证与持证上岗机制基础上,应与时俱进推动行业标准提升,在专业讲解与大众兴趣相结合等方面下功夫;对兼职讲解人员而言,应积极引导他们为游客提供规范化服务。此外,可结合人工智能语音导览、线上扫码讲解等辅助方式,以高标准构建多层次、互补型服务体系。

培育人才,夯实讲解本领。讲解不是机械化“背稿子”,也不能一味玩“脱口秀”,应基于知识积累与讲解技巧,以专业性实现文化价值与信息的大众化传递。为此,需要根据当前文博行业对讲解服务职业的供需现状,构建系统化人才培养机制。比如,可以推动文博单位与高校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合考古学、历史学及大众传播、表达训练等内容,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此外,应建立面向社会的公益培养体系,组织有兴趣参与讲解服务的各领域人才,通过线上课程学习、线下文物修复观摩、现场讲解实习等方式,以扎实本领完成考核后,鼓励其加入文博讲解队伍,为行业注入新力量。

强化监管,护航行业发展。乱象背后,往往存在监管缺位。针对讲解服务的复杂性,可进一步探索游客反馈、专家寻访、技术筛查等监管机制。一方面,根据游客实时扫码评分,能对文博展馆内各类讲解服务进行客观判断,再结合专家不定期在现场了解情况,能对不良讲解行为进行纠正。另一方面,要善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对线上不实讲解信息进行自动化筛查,标记虚假或低俗内容后及时处理。同时,针对讲解效果未达预期、游客付费却被蹭听等情况,应积极探索个性化讲解定制、游客专属耳机配件等综合举措,保障游客权益与讲解者收益,维护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

每一次生动的讲解,都是历史的回响,不能夹杂虚伪与功利的杂音。希望越来越多优秀的讲解者走上职业道路,专业且自豪地向游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文脉精华。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