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新疆人民会堂隆重举行。 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9月25日上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新疆人民会堂隆重举行,“党徽大叔”阿布都加帕尔·猛德胸前的党员徽章,在璀璨灯光下愈发耀眼,成为这场盛典中最闪亮的“名片”。这枚党员徽章承载的不仅是一名老党员的初心,更是新疆70年砥砺前行的精神密码。
这枚徽章的光芒,源于扎根边疆的坚守与奉献。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木吉乡边境线,阿布都加帕尔用12年光阴践行入党誓词。这里高寒缺氧、环境恶劣,156公里的边境线每一寸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哪个地方有通外山口,哪个地方容易人畜越界,他闭着眼睛都能说清,成为边防连最可靠的“活地图”。不同于其他定期轮换的护边员,他主动要求常年驻守,每次巡逻都走在最前方充当向导,手把手教会大量派出所民警骑术,义务照看军马六年,把公家的事永远放在第一位。2018年边境突发情况,他跟随民警蹲守三天三夜,却因未能照料家中牦牛导致五只幼崽夭折,这份沉重损失他始终未曾主动提及。这枚徽章见证的,是“我是中国人,入党是最好的选择”的质朴信念,是用双脚筑起钢铁长城的默默坚守。
这枚徽章的温度,来自为民服务的初心与热忱。2021年那个感动全网的瞬间,早已定格成共产党员的集体记忆:湖北游客的车辆陷入泥潭,阿布都加帕尔与伙伴徒手施救后满身泥泞,面对报酬,他果断推辞,掀开外套亮出党员徽章,一句“钱,不要,看这个!”道尽信仰本色。退出护边员队伍后,心脏疾病与风湿病没能阻挡他奉献的脚步,担任村组长协助维护边境稳定,在昆盖山火山景区多次救援被困游客,甚至比民警更快抵达事发地点。他给自己定下“每月至少做一件好事”的规矩,但却常常每周都做好几件:核查外来人员、照看邻居牛羊、救助遇险牲畜,这些善举如涓流汇聚,连他自己都记不清做过多少。正如他所说:“为群众做好事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枚徽章的温度,正是来自于这份融入日常的为民情怀。
这枚徽章的分量,承载着新疆巨变的密码与底气。新疆七十年的沧桑巨变,从来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由千千万万如阿布都加帕尔般的个体共同铸就。从荒芜到繁荣,从闭塞到开放,从贫困到小康,这片占中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广袤土地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据人民日报数据显示,70年来,新疆地区从人均口粮不足200公斤到粮食单产跃居全国第一;地区生产总值从1955年的12.31亿元到2024年突破2万亿元;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1.03%跃升至5.0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99.1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26个百分点;南疆城乡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免费教育。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共产党员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书写的忠诚与担当。
这枚徽章的力量,在于榜样引领的传承与激荡。“党徽大叔”的故事之所以能跨越山海、直抵人心,正因他用实际行动让抽象的信仰变得具体可感。就像张富清尘封功名奉献一生,王继才守岛三十二年不离不弃,阿布都加帕尔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让群众真切体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这种力量会产生涟漪效应,受他感召,更多牧民加入护边队伍,更多游客带走新疆的温暖与善意,更多党员在平凡岗位上挺身而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他作为受邀观礼代表,胸前的党员徽章,向世人展现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七十年栉风沐雨,七十年春华秋实。阿布都加帕尔胸前的党员徽章,早已超越实物本身,成为新疆人民对党忠诚、对祖国热爱的精神符号。它见证着过去的坚守,照亮着当下的征程,更指引着未来的方向,当千千万万颗初心凝聚成磅礴力量,天山南北必将续写更多团结进步、蓬勃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文悦
责编:吴成玲
校对:王灿熙(实习)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