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擘画未来五年发展蓝图之时,明确了“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六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历史与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命脉所系,必须一以贯之
“越是形势复杂多变、任务艰巨繁重,越要坚持好、运用好、发展好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历史充分证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命脉所系,只有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中国这艘巨轮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征程中才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亲历并见证了我国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历史,特别是近五年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中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探索规律、掌握主动,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指引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从经受世纪疫情的严重冲击,到有效应对外部遏制打压,再到应对国内改革发展“瓶颈”,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市场信心,实践证明,在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党始终是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5年来,中国经济爬坡过坎,画出了一条令人振奋的上升曲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20年的第14位晋升到2025年的第10位,发展动能更加强劲;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都超过95%,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十五五”规划提出的“六个坚持”原则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具有统领性地位。“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在这关乎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能否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能否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从根本上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高不高。全党上下必须团结一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才能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着眼“全面、系统、整体”,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十五五”规划继续坚持这一要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要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过程中全面、系统、整体地落实党的领导。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的发展史可以看到,只要我们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健康发展;如果我们弱化甚至放弃党的全面领导,党和人民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乃至失败。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着眼点在“全面、系统、整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举措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政治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求全党上下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制度上,建立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科学规范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组织上,加强组织建设,着力锻造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
“十五五”规划建议,围绕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狠刹各种不正之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配置、运行的规范和监督。这些部署充分说明了党中央的战略清醒,在这个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的关键时期,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同时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才能确保我们能够经受住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五五”规划而奋斗。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在毛泽东同志当年给出“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跳出历史周期率第一个答案基础上,给出了第二个答案,那就是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目前世界上有6000多个政党,其中历史超过百年的政党有60多个。这些政党,有的变革有始无终,有的在变革中迷失了自己,有的则干脆就拒绝变革。而只有中国共产党,这个创立之初就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的政党能够巍然屹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个党有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目标,不谋私利。这个党能够一直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能够检视自身、常思己过,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不可逆转”到“势不可挡”的根本所在。
“管党治党越有效,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就越有力。”“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明了其中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党的自我革命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紧密相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通过党的自我革命,弘扬新风正气、纠治顽瘴痼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凝聚民心民力,就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正能量”。党的自我革命对社会革命具有方向指引和前进保障的重大意义,党只有通过自我革命保持自身先进性、纯洁性,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向着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勇毅前行。为完成“十五五”规划的宏伟目标,我们只有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把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落实到位,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定不移开展反腐败斗争,才能更加有效地承担起组织和领导社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重任,才能为实现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70多年后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能够有效应对任何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作者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