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政绩滤镜”遮望眼

莫让“政绩滤镜”遮望眼

“政绩滤镜”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其脱离实际、忽视实效的内核如一。有的沉迷“文字游戏”,把“政策执行走样”说成“落地呈现区域特色”,将“群众满意度低”表述为“期待值持续提升”,用修辞技巧掩盖工作短板;有的陷入“指标狂欢”,把“每月开了多少场讲座”、“党员打卡率多少”当作硬指标,却不管群众是否真正受益、学习是否入脑入心;有的热衷“视觉包装”,PPT制作追求动画炫技、3D特效,汇报视频讲究电影级画质,却对数据真实性、问题解决情况避而不谈;还有的滥用技术工具,无人机拍摄反复聚焦“领导巡河”、“志愿者清扫”的摆拍画面,实际防汛措施、背街小巷清理却无人问津。这些“滤镜”看似是工作方法的异化,实则是政绩观的扭曲——把“被看见”当成工作目标,把“材料好看”等同于“工作干好”。

破除“政绩滤镜”,关键在于校准政绩观这杆秤,让“人民满意”成为唯一标准。要强化思想引领,引导干部深刻思考“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怎样树好政绩”,把功夫下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要完善考核体系,健全“材料核验+实地查验+乡语口碑”的立体评价体系,多到田间地头听真话,少在会议室里看材料;多问群众“获得感”,少看报表“完成率”。要持续为基层减负,从制度层面压缩形式主义生存空间,让干部从“过度留痕”、“材料竞赛”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精力服务群众。(摘自《四川党的建设》2025年第17期)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