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火热的社会实践

直面火热的社会实践

  2003年以来,中宣部理论局每年都组织编写出版一本通俗理论读物,形成了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现在面世的2008年这一本,读后让人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炽热。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它的“面对面”:直面火热的社会实践,直面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具体地说,该书有这样几个特点。

  紧紧跟踪党的创新理论的发展。《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这本书,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对十七大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在实践中形成的若干热点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解答,比如“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等。这些问题命题重大,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深入浅出地回答这些重大理论问题,对于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之更深入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该书运用群众鲜活的语言,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以及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等作出了权威而通俗的解读,体现了编写者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热情回答来自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对人民群众的态度,从来都是检验理论的试金石。我们党的理论是以人民利益作为最高原则、把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细至柴米油盐的问题,都是理论关注的对象。《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提出并回答了“物价上涨的脚步能否慢下来”、“怎样理性看待股市的波动”、“为什么要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一些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认真讨论,充分体现了党的理论的民生关怀,彰显了党的理论立场和理论品格。这是与那些高高在上、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漠不关心的理论的本质区别。理论关心群众,才能为群众所关心;理论把群众的问题当热点,群众才会对理论产生热情。该书勇敢地直面和回答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从而贴近了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心灵。

  及时“聚焦”重大事件。重大事件往往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和原因,折射出一些带有本质性的情况和问题,成为一段时间内社会关注的焦点。《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一书,不仅解析了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还迅速聚焦最近发生的抗震救灾等重大事件,深入回答了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表现了理论工作和理论工作者应有的敏锐。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是一场悲剧;但灾难发生之后的抗震救灾斗争,却又是一场感天动地的正剧。该书着重总结分析了抗震救灾斗争中凸显的伟大民族精神及其对于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深远影响。这是一种理性的分析和理论的聚焦。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然而,“历史的进步”需要人们理性地总结和推动。理论工作和理论工作者应当努力做好这种总结和推动的工作。

  这本通俗理论读物之所以给人一种难得的炽热感,除了它在选题、内容及编写态度上的诸多因素,表现方法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这方面可以总结的经验有许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走了通俗化的道路。实践已经证明,通俗化是理论走向社会生活的道路,是理论走向人民大众的道路,是理论学习走向热潮的道路。我们党具有理论通俗化的优良传统。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的“两论”和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一个主要是为工农干部而写的,一个则开宗明义是面向工农大众的,它们激发了党内持续多年的“哲学热”,帮助几代人完成了哲学启蒙。《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又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在今天新的形势下,理论只有真正走向社会生活、走向人民大众,才会出现我们期盼的理论学习热潮;而理论要真正走向社会生活、走向人民大众,就要坚持走通俗化的道路。

  (作者为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

本文关键词: 邓荣霖 经营管理 扩张 改革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总编室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