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科学化的四个向度(3)

党建科学化的四个向度(3)

  抓住制度化这一关键环节

  

  制度的属性是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仅是一个理论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把对党建的规律性认识外化为可操作的、系统的制度,才能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提供坚实保障,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党依法治国的理念,才能切实推进党内民主,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制度建设问题,党内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党在制度建设上仍然存在一些重大问题。一是激励不足,没有建立健全完备的激励制度;二是监督不够,制度落实难,并且存在下面一些问题:实体性制度多、程序性制度不足,重制度制定、轻制度执行,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过大等;三是制度执行还存在成本大、代价高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面对制度,不是竭力维护,而是千方百计逃避,寻找制度的漏洞,钻制度的空子。诚然,制度的完备是相对的,任何制度总会有或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或多或少的漏洞。但这并不足以成为阻碍制度建设的正当理由,相反,我们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在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过程中不把主要力量用在制度的制定上,而把功夫用在制度的落实上。制度只有落实了,才可能有效。否则,再多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多纸空文。毋庸讳言,与革命时期、建国初期相比,我们当前的制度不能不说十分庞大,但贪污腐败却未见减少。这从反面提醒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尤其是制度落实。

  

  提高制度遵循、执行的效果,不仅要注重制度的系统性、操作性,更要倡导一种有利于制度遵循、执行的文化氛围。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汲取新加坡、香港的经验,从小处着手。只有小病就得到及时、有效诊治,才可能防微杜渐,才可能避免积小病成大病,才能形成有利于制度遵循、执行的文化氛围,减少制度执行的成本和代价,使制度具有强大的威慑力,真正体现制度的强制性特点。

  

  总之,加强党的制度建设,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推进党的建设和党内生活制度化、规范化,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