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

我叫纪世瀛,是中关村第一代创业者,也是中关村第一家民办科技机构的创始人之一。31年来我一直坚持在中关村创业,连续3届担任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会长。我亲身经历了中关村从一个农村小镇,发展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全过程,是中关村发展的历史见证人。

我今年已经快70岁了。回顾我的一生,可谓是历尽磨难,每一次都是党帮我闯过了难关。我发自肺腑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纪世瀛的今天。

解放前,我出生在北京昌平九里山下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4岁随父母逃荒到了张家口外,过着流离失所、风餐露宿的苦日子。1949年,是共产党解放了我的家乡,我才回到了北京老家,背起书包走进了学校。1962年我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中国科学院。如果没有共产党,我这个当年逃荒在外的苦孩子怎么可能登上中国最高的科学殿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在改革开放精神的鼓舞下,1980年10月,我和陈春先等人创办了中关村第一家民办科技机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虽然服务部当时只有半间旧库房,七八个人,500块钱,我们却干得热火朝天。可是,“民办民营”这个新生事物很快遭到了质疑和非难,强大的社会压力使服务部举步维艰。可我已经辞去公职,没有任何退路,眼前一片茫然,我再一次陷入了人生的困境。就在这最危难的时刻,又是党把我们从困境中解救出来。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1983年1月25日清晨,我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老纪,快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里面说咱服务部的大方向完全对头,应予鼓励!”那真是天大的喜讯啊!大家可能没法体会我们当时激动的心情,我在心底里一遍遍呼喊着:英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党中央的一声呼唤,让中关村沸腾了!民营科技企业像雨后春笋,很快布满了中关村大街。到1987年底,这里聚集了148家民营科技企业,形成了闻名遐迩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如果不是党中央及时肯定了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就不会有中关村的今天!

此后,中关村的每一个进步也都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和亲切关怀。

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中关村成立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1999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

2009年国务院又批准建立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现在的中关村,已经拥有18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可谓是“百万科技大军”,正在向10万亿产值进发。一个世界级的高新技术创新中心和研发中心不久将出现在中关村。

在党的亲切关怀下,我也和中关村一起成长起来。党的十六大开幕的当天夜里,听说民营企业家也可以入党了,我激动得一夜没有睡觉,写了一份长达25页的入党申请书。在我62岁那年,我终于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我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的时候,我的眼睛湿润了,心中的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要一辈子坚定不移跟党走。

可是就在2006年7月,我被诊断为“胰头癌”。大家知道,“胰头癌”是癌中之王,医生判断我最多只能活8个月。我的朋友们看我将不久于人世,就在中秋节那天晚上,举办了一场朋友聚会,为我送行。我当场朗诵了自己写的一首“人生告别诗”《烛光颂》,诗的最后几句是:

我愿做一支蜡烛

燃烧自己 照亮人间

即使燃烧到最后 也无悔无怨

留给人世间的最后一个嘱托是:

“用我最后的余火把下一支蜡烛点燃!”

这时为我送行的朋友们和我一一拥抱、默默含泪告别。

在我病危期间,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心我的病情,特地派了专家组为我会诊治疗,企业家朋友给我送来中关村自主研制的抗癌新药。在党的亲切关怀和企业家朋友的帮助下,我终于战胜了病魔,我从黄泉路口回来了!5年啦,我还没有倒下!

这期间,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我还创办了北京企业管理学院,我至今还战斗在中关村的第一线。

回顾近70年的人生历程,我心中充满了对共产党的无限感激。为了我在党旗前宣读的铮铮誓言,只要生命没有停息,我就会继续奋斗下去,用我生命的烛火把千万支蜡烛点燃!

本文关键词: 朱镕基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焦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