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

读《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

  从2003年开始,中宣部理论局每年都编写一本名为《理论热点面对面》的通俗理论读物。9年以来,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变化。2011年版的理论热点面对面《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在2010年的《七个“怎么看”》侧重于回答“怎么看”的基础上,更加着重回答“怎么办”,针对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八个热点难点问题,指出症结,提供解决方案,让人看了之后脑子透亮、心里温暖。作为一名基层群众,我认为这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大问题,小切入。这本书所讲的收入分配、住房、就业、看病、教育等问题,都是大事情,但进行分析阐述的时候,又往往是从小事情切入的。这些小事情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决定家庭冷暖幸福的大问题,这些问题再乘以十几亿人口这个基数,更是成为关系国计民生、艰巨复杂的大难题。而这些,都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问题的解决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们怎么看待我们的社会,怎么看待我们的党和政府。在分析这些问题的时候,这本书不回避躲闪,不避重就轻,而是真正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看待问题、阐释问题,又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依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指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做到了把问题说透、把决心说清、把举措说实、把前景说明。

 

  二是讲现状,话前景。我们注意到,这本书在分析每一个问题的时候,都给出了三幅图景。一幅是现状,一幅是问题原因,一幅是解决方案与前景。通过近景说明小道理,通过远景说明大道理,把每一幅画面贯穿起来,就勾勒了一幅全景式的、由现状指向未来的图画。因为有这么强的画面感,有如此活生生的人和具体的事件贯穿其中,读这本书,感觉不像是读理论书,而是像一家人聚在一起谈论家事,讨论家中有哪些难题,怎么解决这些难题,如“炉边谈话”,娓娓道来,温和舒缓,让人感觉到温暖,感觉到振奋,感觉到希望。正是这种生活化的风格,使得小道理与大道理能够融会贯通起来,真正体现了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与贴近性的文风,拉近了与读者的思想距离。

 

  三是重感情,贴心坎。怎样把枯燥的理论转化成为老百姓爱看,看了之后脑中清凉、心头温暖的作品,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本。看了这本书,我们对怎样认识这些热点、难点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心里有了数。我们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宏观性、全局性以及艰巨性、复杂性,了解了党和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信心、决心、措施与步骤。可以说,它很好地架起了理论与群众、政策与百姓的桥梁。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就在于这本书把群众路线、群众观点贯穿始终。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这本书正是坚持这样的立场、带着这样的感情来阐释和解读问题的,所以才能把道理讲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得到老百姓发自内心的认可。

 

  广大基层群众对国家的大政方针特别是关系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是非常关心的,但是由于知识面等方面的局限,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往往是不全面的、不清晰的。因此,我们期待有更多像《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这样的通俗读物,帮助人们了解国家政策,化解思想困惑,增添信心和力量。
 

本文关键词: 贾庆林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