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维科夫:苏联崩溃的原因

苏联崩溃是由不同性质的多种因素造成的。俄罗斯的一些研究人员认为,80年代深刻的社会经济危机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但即使这样,人们对这场危机的缘由和实质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在学术著作和出版物中现在广泛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建立在计划经济和行政命令式管理原则基础上的经济模式是导致苏联衰败的原因。他们确信,苏联经济在与西方的竞争中没有经受得住,而且到80年代中期耗尽了其发展的潜力。然而,关于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缺少活力的这种结论没有得到客观数据的证实。苏联经济是最稳定的一种经济。在1928—1987年这段时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四倍。即使在80年代,经济年均增长3%—4%,这种发展速度是发达国家的标准。

关于苏联技术落后的观点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80年代,苏联工农业使用的技术研制产品符合世界标准的占70%,超过世界标准的占15%。

认为苏联经济走向衰败的原因是军工生产的高消耗造成的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М.С.戈尔巴乔夫多次声明,苏联用于国防的消耗约占整个国民收入的20%—40%。实际上,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80年代用于军工企业的支出占苏联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0%。显然,这种军工其生产的消耗水平是不可能导致苏联经济走向崩溃的。

一种较为站得住的观点是,危机的主要原因是М.С.戈尔巴乔夫在1985—1990年期间实施的经济改革缺乏深思熟虑。改革最初采取一系列举措,在1986—1987年进行部委改革。其结果消减了40%的中央直属机构和60万公务员。这一举措严重损害了原本协调一致的经济管理体制和部门间的相互配合。采取的其他一些举措又造成投资大幅缩减,破坏了各部门之间的平衡,消费品价格不断升高,使苏联经济陷入“既没有计划和也没有市场”的境地。

“变革”的结果是国内局势急剧尖锐化。政府实施开放的金融政策。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生产下降。在生产增速放缓和商品储备减少的情况下提高个人收入,其后果是通货膨胀和消费品市场的崩溃。对购买各种食品和其他商品实行票证。居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国家金融系统瘫痪。政府大量增加进口。国家财政赤字增加。国家债务危机增长。例如,1985年苏联的外债约300亿美元,到了1991年外债竟高达1200亿美元。苏联的黄金储备减少到十分之一。因此,在90年代初,戈尔巴乔夫班底采取的上述种种举措才导致国家经济陷入深度危机。这种局面推动了离心进程。 

执政党——苏联共产党的危机促进了苏联崩溃。改革的思想家宣称将国家“非党化”。1990年,苏联宪法中宣布苏共在苏维埃社会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和指导作用的第六条被取缔。其结果是打断了国家管理体制的关键环节。与此同时,苏共党内的意识形态危机不断加剧。在1990年召开的党的第二十八届代表大会上,苏共领导的软弱无力暴露无遗。大会通过的不是党的新纲领,而是《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声明。大会通过的关于在苏共党内可以建立各种政治党派的决议破坏了党内思想的统一。党内出现各种派别和同盟。思想上的各种分歧使苏共由一个充满活力的政治机构一下子变成一个争论不休的俱乐部。戈尔巴乔夫的左右逢源加速了分裂进程,仅此而已。最终分裂的、被剥夺实际职权的苏共无法抵抗分裂趋势,导致国家走向解体。 

戈尔巴乔夫政府实施的国内政策使苏联遭到重创。在1985—1988年期间,国家领导层开启不可控的政治进程。改革开始于《更多的社会主义!》的口号,却以反社会主义的政变为终结。公开性没有成为使社会民主化的手段,而成了操纵社会舆论的机制。自由主义势力组织了强大的攻势,其目的是搞垮苏维埃社会的思想基础。“民主派的”大众传媒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散布消极信息的浪潮,歪曲苏联历史,过分颂扬美国和西方的成就。这使许多苏联人迷失了方向。破坏组织活动十分猖獗。由于提倡多元化和公开性,过去一些持不同政见者伺机公开进行政治斗争。例如,在1990年建立的“民主俄罗斯”运动公开发表反苏观点,赞同俄罗斯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脱离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反对派竭力破坏社会政治局势,使其摇摇欲坠。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其他共和国纷纷成立了国家民族组织——“人民阵线”。

民族矛盾的挤压是苏联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自由主义势力往往把民主思想与苏联各族人民的“民族解放”绑在一起,竭力挑动民族冲突。苏联中央领导无法控制局势以及民族自由主义分子的离间行为使民族主义更加猖獗。民族冲突遍及国家的许多地区,尤其是在高加索和中亚。90年代初,在波罗的海的各个共和国、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摩尔达维亚、俄罗斯,民族主义势力利用反对沙文主义的浪潮上台,这些人在苏联的解体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西方特工机构的破坏活动也是苏联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及其西方盟友联手挑起反对苏联的“冷战”。在两大体系的对峙中启用巨大的宣传资源。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专家在苏联内部成功地找到盟友,在社会部分群众中间贬低共产主义思想,打造一个有吸引力的西方资本主义形象。苏联人民的团结遭到破坏。在戈尔巴乔夫、雅科夫列夫、谢瓦尔泽纳德事实上已经背叛社会主义理想的条件下,苏联输掉了信息宣传战,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促使了苏联的崩溃。

社会主义国家体系的瓦解对苏联的崩溃产生了消极影响。1989年苏联军队开始从中东欧国家撤军。政治上的自由化和苏联影响力的削弱加剧了这些国家的反苏和反共情绪。然而,苏联领导曾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保留经互会和华沙条约国组织。戈尔巴乔夫的对外政策面向西欧和美国。苏联领导人出卖了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东德国家的盟友。社会主义国家体系在欧洲的瓦解、经互会和华沙条约国组织的解散都为促使苏联的崩溃创造了国际条件。

本文关键词: 赵建军 文化产业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总编室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