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出版座谈会上强调 认真学习党的重要文献 充分发挥资政育人作用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出版座谈会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辑出版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这部重要文献选编收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至新中国成立以前的重要文献,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
习近平指出,注重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开拓前进,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力量弱小,但有着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崇高理想,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在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中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核心力量。无数革命先烈和全党同志、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历经艰辛和曲折,成功来之不易。这个历史进程本身,成为中国人民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最好教科书。要通过学习这部文献选编,了解党的奋斗历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在不断总结经验中从幼年走向成熟,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开辟中国革命正确道路,也在不断总结经验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上的重要经验值得深入了解和研究。在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挑战。要通过学习这部文献选编,了解和把握我们党在复杂环境下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的重要经验,使有益经验得到运用和发展、从失误和挫折中汲取教训,不断提高领导工作水平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些优良传统、优良作风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流血牺牲凝聚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党的文献,不仅记录了党的奋斗历史,也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要认真学习这部文献选编,继承党的一切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始终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气、那么一种革命精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了这一条,我们党就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出席会议。座谈会上,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晓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先后发言。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解放军和北京市的负责同志,理论界专家学者等参加会议。(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认真学习党的重要文献 充分发挥资政育人作用
本文关键词:
习近平
相关阅读
- 【学习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2025-01-26
- 【学习思想】从六个方面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2025-01-15
- 【重要活动】习近平会见贺一诚2024-12-19
- 【学习思想】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2024-06-26
-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2024-06-04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2024-05-16
- 新华社快讯|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合作文件签字仪式2024-05-16
- 新华社快讯|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签署并发表关于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24-05-16
- 新华社快讯|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会见记者2024-05-16
- 特写丨中法元首互赠奥运火炬2024-05-07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廿四节气·立冬】冬藏万物知寒时,风起雪盛悦人意
- 全会热词丨保持战略定力 增强必胜信心
- 【理响中国】从“社会发展”维度透视二十届四中全会深意
- 共“进”向未来,“博”出新精彩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 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总数居世界首位
- 【党员课堂】郇雷 | 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深刻理解第一卷至第五卷是一个有机整体
- 任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 数智赋能共绘数字乡村美好图景
- “夸父”式成果涌现,中国科技耀全球
精选视频

继往开来:从“十四五”辉煌成就到坚定不移迈向“十五五”新征程
决胜“十五五”的五个强大支撑
展望“十五五”,前景令人鼓舞
回顾“十四五”,成就令人赞叹
廓清“十五五”历史方位 以新质生产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理论看点】张鹏: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科技创新作出明确要求和定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