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描绘了我国“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蓝图,明确了战略方向和路径,是引领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
战略定力和必胜信心,源于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现在,我们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行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国内发展的挑战、国外环境的压力,都给我们的事业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在众多不确定因素中,最大的确定因素就是党的全面领导、就是党的科学决策为中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要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领导下的各项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要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石家庄市高铁片区中央绿色体育公园(2025年5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战略定力和必胜信心,源于人民的坚决拥护
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说到底都是人民的事业,人民的拥护是最基础最永恒的动力源泉。人民之所以拥护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最能够推动中国发展进步、增进人民福祉的正确道路。当前,我们正在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人民至上”原则,我们要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高度认识和把握这一原则,把这一原则具体地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要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维护好人民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在满足民生需求中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得益彰,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战略定力和必胜信心,源于对发展形势的科学把握
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作出科学分析,认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要巩固拓展优势、破除瓶颈制约、补强短板弱项,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科学把握“十五五”时期面临的形势任务,进一步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对谋划和推进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尽管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但是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我国主动运筹国际空间、塑造外部环境的能力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高浪急所扰,全心全力促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中国未来发展制定了新的蓝图、谋划了新的纲领、发出了新的动员,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见证伟大祖国奋楫扬帆、凯歌行进。
作者 | 老骥
责编 | 王静静
校对 | 翟婧
审核 | 于川、张凌洁
监审 | 彭亚南、刘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