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尚伟,1970年出生,1988年考入四川大学新闻系,1992年分配到四川省广播电视厅工作,制作了百余部(集)电视专题片,创作了大量的广告作品、报刊文学以及电视新闻作品,并参加了重大科研项目《新闻传播百科全书》等的编撰工作。 ·1997年考入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00年9月考入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攻读文化与传媒方向博士,2000年12月调入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2001年7月破格晋升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2002年任硕士生导师,2003年任四川大学广播电视研究所所长。 ·2004年获博士学位,并获准特批为教授,指导博士生,成为“中国最年轻的传媒博导”;同年任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赴美考察美国政治传播制度。 ·2007年,入选第三届“全国十佳百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率先开展金融危机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的系统研究,先后发表有关金融危机与文化产业的论文多达30篇,向中央部委、有关政府部门陆续递交多份研究报告,并提出“文化十条”、“文化产业进入国家后续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等多条政策建议,在全国引起广泛反响。最终,在全国政、学、业界相关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获国务院正式通过。 ·2009年,被国家文化部机关报《中国文化报》授予中国“2009文化产业年度人物”的荣誉称号,成为当年唯一获此殊荣的理论界人士。 ·2010年5月,所创作的十九首歌词在成都市文化产权交易所挂牌销售,引起媒体广泛关注,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新浪网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与转载,并称其为“麻辣教授”。2010年6月下旬,再创歌词十九首,引发媒体的持续关注和网民的热烈评论。8月,趁势推出四首已谱曲目,并在网络上引起不小轰动。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让群众满意贯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周期
- 【理响中国】着力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 一以贯之抓好学习教育
- 中国供应链何以成为全球创新“路由器”?
- 【廿四节气·大暑】赤日燃云岫,大暑夏正浓
- 杨宜勇:从“零”到“强”,坚定不移走好制造强国之路
- 百年大党为啥这么“能”?活力值拉满!
- 北京MaaS城市绿色出行何以行?
- 链博会:链接世界,共筑经济新未来
- GDP增长5.5%!见证北京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精选视频
宏观探讨“十五五”规划编制的逻辑策略
“十五五”时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
深刻领会国家战略规划的重大政治意义
编制好“十五五”规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读懂中国的五年规划:“十四五”回顾 “十五五”前瞻
【高质量发展】自主创新铸就大国重器:中国制造突破“卡脖子”技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