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28号《公益报》载:
“《科伦日报》刊登了一封莱比锡来信,说不久将在巴黎出版一份由卢格博士主编的德、法文杂志,德·拉马丁先生和德·拉梅耐先生据说已答应给以协助。[127]
关于德·拉马丁先生已答应和德·拉梅耐先生一起为某杂志,特别是为上述杂志撰稿之说是不真实的。
德·拉马丁先生全力投身于议会活动,他把政治活动之余的少许闲暇用于著述《吉伦特派历史》一书。”
确实,德·拉马丁先生没有承担和德·拉梅耐先生一起为上述杂志撰稿的任务,不过,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他曾答应我们,在我们筹办的杂志的出版工作上,可以得到他的协助。
我们之所以找到这两位名流,是因为我们认为,象法国和德国之间的精神联盟这样的事业,事先应得到法国进步力量的一切优秀代表的支持。
然而,我们要声明,《科伦日报》刊登的那封引出《公益报》的文章的莱比锡来信,既不是我们写的,也不是我们哪位朋友写的。
前《德国年鉴》编辑阿尔诺德·卢格
前《莱茵报》编辑卡尔·马克思
1843年12月10日于巴黎
载于1843年12月11日《和平民主日报》
原文是法文
注释:
[126]《德法年鉴》杂志本来应该促进法国和德国先进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各种代表的团结,成为象马克思在1843年10月3日给路·费尔巴哈信中所说的“德法科学联盟”的刊物(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44页)。被邀参加杂志撰稿工作的有弗·恩格斯、路·费尔巴哈、亨·海涅、莫·赫斯、卡·贝尔奈斯、尤·弗吕贝尔以及比·约·蒲鲁东、费·拉梅耐、阿·拉马丁、路易·勃朗、比·勒鲁、埃·卡贝等人。在傅立叶派《和平民主日报》上发表的这篇由马克思和卢格署名的筹办中的杂志编辑部声明,是针对1843年12月10日《公益报》上一封未署名的简讯而写的(简讯作者是拉马丁)。——第371页。
[127]指1843年11月20日《科伦日报》上发表的11月16日莱比锡通讯。——第371页。
出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绘就“京彩”消费图景
- 多措并举夯实网络安全底座
- 建设统一大市场,畅通经济“大循环”
- 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守护数字时代家园
- 2025年服贸会尽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 AI进入中小学,为每颗童稚心灵播撒“智能种子”
- 近1400亿!“北京日”见证更加开放包容的首都
- 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
- 以文风会风话风之变推动作风建设
- 织密农资保障网,筑牢秋粮丰收安全线
精选视频
【习近平文化思想】当戏曲遇上AI 传统文化“破次元”拥抱Z世代
【学习思想】“两山”理念: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引擎
文化科技融合是北京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文化科技融合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文化科技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义与北京实践
【理论看点】刘东超:深化科技赋能,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