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欧洲人和野蛮的亚洲人(1913年4月14日〔27日〕)
著名的英国社会民主党人罗特施坦在德国工人报刊上谈到在英属印度发生的一起颇有教益的典型事件。这个事件比任何言论都更清楚地向我们说明,为什么在这个拥有3亿多人口的国家里,革命发展得这样快。
在仰光(印度一个省[64]的大城市,人口在20万以上)办报的英国记者阿诺德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对不列颠法庭的嘲弄》。文章揭露了当地英国法官安德鲁(Andrew)。阿诺德由于写这篇文章而被判处一年徒刑。可是他不服,提起上诉,因为在伦敦有关系,他一直“告到”伦敦的上级法院。印度政府自动地急忙把刑期“减到”4个月,于是阿诺德恢复了自由。
这场风波是怎样引起的呢?
英军上校麦考密克有个情妇,她用了一个11岁的印度女仆安娜。这位文明民族的体面代表把安娜诱骗到他那里,强奸了她,把她关在家里。
碰巧安娜的父亲病危,派人接女儿回去。这时村子里的人才知道了全部真相。居民们都异常愤怒。警察局不得不决定逮捕麦考密克。
但是法官安德鲁却把他具保释放了,然后玩弄了一套极端无耻的嘲弄法律的手段,宣判麦考密克无罪!体面的上校也象一切出身高贵的老爷在这种情况下所做的那样,硬说安娜是妓女,并且提出了5个证人。可是对安娜的母亲提出的8个证人,法官安德鲁却连问都不愿意问!
当记者阿诺德因诽谤罪而受审的时候,庭长福克斯“先生”(“阁下”)竟不许阿诺德找证人来对证。
大家都很清楚,这种事情在印度发生过千百万次。这次,只是一些十分特殊的情况才使“诽谤者”阿诺德(一个有势力的伦敦记者的儿子!)得以免受牢狱之苦,并且使案件能够公布于世。
不要忘记,英国自由派是派了自己的“优秀”人物去领导管理印度的。不久以前,担任印度总督,麦考密克之流、安德鲁之流和福克斯之流的上司的是约翰·莫利(Morley),——一位著名的激进派作家、“欧洲科学的明星”、欧洲和俄国所有自由派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物”。
“欧洲”精神已经在亚洲苏醒,亚洲人民已经成为有民主主义觉悟的人民了。
载于1913年4月14日《真理报》第87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23卷第89—90页
【注释】
[64]指缅甸。缅甸于19世纪被英国占领,在被英国统治期间,1897—1937年是英属印度的一个省。——89。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陆小成:坚持“五统一、一开放”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本要求
- 快评丨“五年规划”,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
- 新技术新业态,助中国文化“新三样”破浪出海
- 王波:共商共建共享:习近平外交思想引领中国全球治理实践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以青春之我赴“十五五”规划之约
- 城市更新“北京模式” 民生福祉落地生根
- 快评丨“五年规划”,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统一
- 重走长征路,青春砥砺行
- 【廿四节气·霜降】霜凝三候藏秋韵,农忙百俗候冬声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盛会起笔,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绚丽篇章
精选视频
全面落实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实践要求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核心要义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重大意义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中国
剖腹明志续范亭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