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列宁在信的上角批示秘书:“打完字交我签字”。——俄文版编者注]
致布留哈诺夫
波波夫
阿瓦涅索夫
弗拉基米尔斯基同志
关于工人各种供应标准的数量问题是否可以这样规定:
(1)依次规定各类标准的最低量,例如:
一类标准,即普通标准,最低量是多少
二类标准,稍高一些,是多少
三类标准
…………
等等,一直到十类,即最高标准,如果所有各种标准的数目能以十为限的话。
(2)每月算出每一类标准有多少消费者(工人或职员,加上家属)。
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我们就可以确切地知道有多少类标准,这是第一点。
第二,我们就便于把有些人的供应标准由这一类改为另一类。
第三,能随时了解实际供应了多少粮食及供应了多少工人。
列宁
11月12日
载于1945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35卷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乌镇峰会|数智蝶变 未来“加数”奔跑
- 精品消费月|激活消费新动能,共绘开放新图景
- 中国唯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项目获“地方气候领袖”奖
- 【理响中国】从“民族复兴”维度透视二十届四中全会深意
- 陆小成:坚持“五统一、一开放”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实践路径
- 以新闻之力绘时代长卷
- 从乌镇出发,让“数智”点亮未来
- 一纸票根串起京城文商旅融合新图景
- 第八届进博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中看“团结奋斗”密码
精选视频

【学习思想】解码新时代文化使命担当
【理论看点】陈志刚:做强国内大循环 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
统筹发展和安全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
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做强国内大循环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