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格·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 (4月13日)
格·马·:
任务清楚了吗?
应该设想,我们在1921—1922年会遇到同样的或者更加严重的
歉收,
燃料紧缺(由于粮食和马的饲料的不足)。
从这一观点出发,估计一下,必须向国外购买多少,以便无论如何解决最迫切的需要,就是说,一定要弄到不足的那部分粮食(向国外直接购买食物和到俄国边疆地区去换取粮食)并弄到必需的最低限额的燃料。
只有从这一观点看来是必需的订货申请,才可以而且应该认为是合理的。
电业方面的一切订货申请并非都符合这一点。仅仅证明电能节省燃料是不够的。
还要证明,在粮食和燃料极端紧缺的条件下,1921—1922年度的这笔开支是必要的。
列宁
载于1924年在莫斯科出版的格·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商品交换和计划工作》一书
本文关键词:
金冲及
相关阅读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董昀 | 读懂中国的五年规划:“十四五”回顾 “十五五”前瞻
- 【党员课堂】陈坚: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作风建设篇
- 铭记抗战历史,在吾辈自强中勇毅前行
- 算力跃居全球第二 数字中国崛起的新质生产力密码
-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超越竞技范畴的技术革新引擎
- 用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激活消费引擎
- 绿水青山间的富民路——“两山”理念二十年实践启示
- 弘扬抗战精神,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深刻把握持续践行“两山”理念
- 王莉:【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以伟大抗战精神照亮新时代奋斗之路
精选视频
【学习思想】千年生态智慧闪耀绿水青山间
《地道战》背后的真实抗战史
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行”与“径”:新时代的行动与实践
文化主体性的“魂”与“根”: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的文化主体性
鸦片战争后传统文化的“破”与“立”:从近代困境到当代觉醒
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