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维·米·莫洛托夫并转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
1
(1月23日和24日)
致莫洛托夫同志
(并转政治局委员)
刚刚收到契切林的两封信(20日的和22日的)。他提出一个问题:可否为得到相当的补偿而同意对我国的宪法作些小的改动,即让寄生分子在苏维埃中有代表权。这样做是为了迁就美国人。
我认为,契切林的这个建议表明,应将他(1)立即送进疗养院,这方面的任何姑息、拖延等等,在我看来都是对一切谈判[注:见本卷第233号文献。——编者注]的极大威胁。(2)这表明我的建议(随信附上)是多么及时,这就是:立即为我们出席热那亚会议的代表团全体团员拟订我方初步的、大致的、然而是明确的条件[注:见《列宁全集》第2版第42卷第399—401页。——编者注]。
列宁
电话口授
载于1961年在莫斯科出版的《列宁思想永世长存战无不胜》一书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54卷第136页
2
(1月24日)
致莫洛托夫同志并转政治局全体委员
契切林的这封信以及下一封信清楚地证明他病了,而且病得很厉害。[257]如果我们不立刻强迫他进疗养院,我们就是糊涂虫。
列宁
1922年1月24日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54卷第137页
【注释】
[257]这个批示写在格·瓦·契切林1922年1月20日来信的下方。契切林在给列宁的信中写道:“……如果美国人在要求建立代议制机构上纠缠不休的话,您看是否可以为得到相当的补偿而对我国的宪法作些小的改动……?”列宁在“可以”二字下面画了4条线,在页边打了3个问号,并批示:“精神失常!!”——226。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刘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 蓝天白云续写美丽北京生态画面
- 共担时代责任,共筑人类未来
- 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 礼赞“中国好人”,汇聚向上向善的文明力量
- 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大国粮仓的三重突破
-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以艺术盛会奏响时代强音
- 节粮就是增粮,心动更需行动
- “三季报”公布,中国外贸韧性不减
- 协同保护,文物与古树名木相得益彰
精选视频
【理论看点】陈文旭: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应坚持“两个结合”
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策略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
把握好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原则
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