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18年1月8日(21日)党的会议上作的摘记[106]

在1918年1月8日(21日)党的会议上作的摘记[106]

  辩论摘记
  (1918年1月8日[21日])
  奥博连斯基:
  列宁的两个基本论点:
  (1)“继续”战争;
  (2)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
  列宁:“农民的、小资产阶级的和平”
  “农民专政”……
  (注意)不是立刻的……“渐进”
  ……“德国士兵不会进攻”……  我相信它(这个神话)。而德国的卡列金分子呢?
  康布雷[107]——“列宁本人(?)曾指出过。”
  不需要(英国人和法国人的)物质援助……(没有协约国的援助我们也行)[108]……
  与德国交战情况下的国内战争状态:
  例如卡列金战线。
  德国起义迫近:我赞成列宁过去的立场[109]。
  “我赞成停止谈判,赞成在前线的国内战争状态……  反对德国帝国主义的革命状态。”——
  托洛茨基:
  革命战争是不可能的。但是德国人无法进攻吗?
  “……就后果来说,我们在一个月内损失很大”……继续采取拖延策略……
  “结束战争状态,复员军队,我们回家去建设社会主义的俄国……”
  去南方反对拉达吗?协议已经达成。[110]
  进攻会造成极大的困难……(25%认为会进攻)。——德国人只提出初步和约……
  如果他们提出别的条件呢?不应当进行鼓动吗?
  道义上的有利局势:在道义上对全世界工人阶级是问心无愧的。
  “如果进行革命战争,我们就会被推翻,这是十分明显的。”
  我们不给粮食,但是德国人不是傻瓜,他们会强迫我们交粮……
  洛莫夫:
  “瓦解德奥军队”,这就是我们的斗争形式……
  我们将向德军证明,打仗是不应该的……”
  农民专政——这是列宁所希望的“庄稼汉的和平”……
  列宁认为考茨基及其同伙的声明享有极大威望。[111]
  客观形势就是这样:不需要和谈……
  普列奥布拉任斯基:
  “成为疲惫不堪的士兵的思想家……”在对外和对内的政策方面都……
  “……革命不能在前线保卫自己,已经失败了……”
  ……“纯技术”问题,两个团、零星部队……
  哪里不能自卫?
  应该相信,我们是不可战胜的。法国大革命的例子……
  从技术上看无法进攻:“冬天”,没有路……
  “同德国帝国主义妥协”(普列奥布拉任斯基)……
  普列奥布拉任斯基:
  “不可能有妥协的办法……”
  三种观点。[注:根据记录特点可以判断,下面有关加米涅夫和雅柯夫列娃的摘记是过了一些时间以后补写上的。——俄文版编者注]
  加米涅夫:
  “我们出卖波兰”,等等。[112]
  雅柯夫列娃:
  “缓和几乎不可能了”,我们将高举着旗帜光荣地牺牲。
  “……一切都是为了在欧洲爆发国际革命……”

  对1918年1月8日(21日)党的会议上的辩论的归纳
  (1918年1月8—11日[2l一24日])
  托洛茨基:
  “革命战争是不可能的”……但是德国人无法进攻吗?
  “结束战争状态,复员军队,我们回家去建设社会主义的俄国”……
  拉达(和德国帝国主义的)协议已经达成。
  25%认为德国人会进攻……
  如果德国人提出更苛刻的条件呢?不应当进行鼓动吗?
  “道义上的有利局势……”
  “在道义上对全世界工人阶级是问心无愧的……”
  “如果进行革命战争,我们(即我们的政府)就会被推翻,这是十分明显的。”
  我们不给粮食,但是德国人不是傻瓜,他们会强迫我们交粮。
  “革命战争”拥护者的论据:
  “不-是立即进行革命战争”
  “德国士兵不会进攻……”(“我相信这个‘神话’”)
  Z  “农民专政”,“农民的、小资产阶级的、庄稼汉的和平”
  {[护国派的见解也是如此]}
  Z  “渐进”
  Z  “向右”一步,同右派……
  “与德国交战情况下的国内战争状态”
  “反对德国帝国主义的革命状态”
  “我赞成列宁过去的立场”(奥博连斯基)
  8  “瓦解德奥军队,这就是我们的斗争形式……”
  Z  “疲惫不堪的士兵的思想……”
  “……在对内和对外的政策方面也同样……”
  “……革命不能在前线保卫自己,已经失败了……”
  “……法国大革命的例子……”
  Z  “同德国帝国主义妥协”……
  {在革命战争中技术不能解决问题。}
  译自《列宁文集》俄文版第11卷第4l—44页
  【注释】
  [106]1918年1月8日(21日)党的会议是有党的工作人员参加的中央委员会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和谈出现危机的情况下召开的,当时俄国的盟国最后拒绝参加和谈,而德国人在布列斯特提出割让波兰、立陶宛等等的最后通牒式的要求,党的一些领导人乃要求党中央委员会召开有地方工作人员参加的会议来讨论与无产阶级政党的策略有关的国际政治形势问题。会议是在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开幕前两天举行的,代表大会的党团成员参加了会议。会上,列宁宣读了他于1918年1月7日(20日)起草的《关于立刻缔结单独的兼并性和约问题的提纲》(见《列宁全集》第2版第33卷第247—255页)。这里收载的第1个材料《辩论摘记》是列宁用铅笔写在提纲最后3页的背面的。第2个材料《辩论情况的归纳》看来不是在这次会议上写的,而是在1918年1月8—11日(21—24日)之间,即在中央全会讨论关于和谈问题之前整理出来供口头或书面发言时用的。反对缔结单独和约者的某些论点,列宁后来曾用于《论革命空谈》一文(同上,第353—364页)。
  参加1918年1月8日(21日)会议的共有63人。表决结果,15票赞成列宁的意见,32票赞成进行革命战争,16票赞成“宣布结束战争状态,复员军队,但不签订和约”(列·达·托洛茨基的主张)。——209。
  [107]康布雷是法国北部的一个城市,1917、1918年之交德军曾在此击败法军。当时一些报纸发表文章说,德军能在康布雷获胜是因为布列斯特和谈使德国人可以放手对付法国的缘故。——209。
  [108]指列宁和列·达·托洛茨基同美国代表雷·罗宾斯上校和法国代表雅·沙杜尔就苏维埃俄国能否利用协约国的军事技术援助以防御德国的进攻而举行的谈判。“左派共产主义者”认为,同帝国主义分子签订这样的“协定”是不能容许的。列宁在《论疥疮》一文中对他们的论据作了剖析(见《列宁全集》第2版第33卷第372—375页)。——209。
  [109]指列宁在1915—1917年间曾多次说过,布尔什维克在取得政权之后,“要准备和进行”反对帝国主义者的“革命战争”(见《列宁全集》第2版第27卷第55页)。列宁在《关于立刻缔结单独的兼并性和约问题的提纲》的第12条中对瓦·瓦·奥博连斯基的这一论据作了剖析(见《列宁全集》第2版第33卷第251—252页)。——210。
  [110]列·达·托洛茨基指的是小资产阶级的乌克兰拉达的代表同德国人在布列斯特进行的谈判,特别是1918年1月12日德国代表团在布列斯特承认乌克兰拉达和谈代表团的独立资格。托洛茨基这一论据的意思看来是,与德国人签订和约将迫使苏维埃俄国放弃对于反对乌克兰拉达的起义运动的援助,并将使苏维埃军队当时在东南战线向卡列金自卫军和在乌克兰向拉达发动的胜利进攻停下来。——210。
  [111]大概指列宁在《提纲》中引用了德国左派的声明(见《列宁全集》第2版第33卷第251页)。——211。
  [112]指1918年1月2日(15日)和1月5日(18日)德方所提出的下列要求:德军“从战略上考虑留驻”波兰和立陶宛全境以及拉脱维亚和白俄罗斯的大部分地区。这实际上是要兼并这些地方。——211。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