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每日新闻报》记者塞格鲁先生[135](1920年9月8日)
对您1920年9月3日来电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我对布尔什维主义受到迪特曼那样的德国“独立”党右翼分子的攻击,并不觉得奇怪。我在共产国际莫斯科代表大会上的发言[注:见本卷第235—241页。——编者注]中,论证了克里斯平的思想完全是考茨基的思想。象克里斯平和迪特曼这类考茨基分子当然是不满意布尔什维主义的。如果我们让这帮人满意,那就可悲了。同我国孟什维克完全是一路货色的迪特曼那样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决战中当然往往会投到资产阶级那边去。迪特曼对我们处决了一些人表示愤懑。革命工人处决的是孟什维克,迪特曼对此当然不会特别满意。假如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竟让德国式的、法国式的或其他随便什么式样的迪特曼之流钻进自己的队伍,那就糟糕了。
既然您认为法国、德国和英国工人代表团的报告比一切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宣传给布尔什维主义带来了更大的危害,那我倒乐于采取由此想到的一个办法。
让我们缔结一项协定吧:您代表各国反布尔什维主义的资产阶级,我代表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让各国根据这一协定派遣工人和小农(即那些用自己的劳动替资本创造利润的劳动者)的代表团到我们俄国来。让他们在俄国住上两个来月。既然这些代表团的报告是有利于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宣传事业的,国际资产阶级就应当负担这些代表团的全部出国费用。但是,鉴于世界各国资产阶级都极其孱弱和拮据,而我们俄国则既富足又强大,我同意向苏维埃政府请求给予优惠,要它负担四分之三的费用,而各国的百万富翁只负担四分之一的费用。
希望您这位在来电中自称是正直的记者,不会拒绝随时随地宣传苏维埃共和国准备同国际资产阶级缔结这种协定,当然是为了促进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宣传。
列宁
1920年9月8日
载于1920年9月12日《真理报》第202号和《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消息报》第202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41卷第277—278页
【注释】
[135]这是列宁对英国《每日新闻报》记者塞格鲁来电的答复。塞格鲁给列宁的电报说:“不久前从俄国归来的法国和德国社会党代表团的报告给你们事业带来的危害比近几年来一切反布尔什维克的宣传所带来的危害更大……德国独立社会党人迪特曼在此间发表的报告对你们更为不利。他指出俄国枪毙拒绝工作的工人……迪特曼说,在俄国实行军国主义的统治,逃兵要枪毙,不许工人罢工。他声称在俄国城市既没有社会主义,也没有共产主义,不是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而只是对无产阶级实行专政。”塞格鲁请列宁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塞格鲁的来电和列宁的答复一起刊登在1920年9月12日的《真理报》第202号和《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消息报》第202号上。
《每日新闻报》(《The Daily News》)是英国资产阶级报纸(日报),1846—1930年在伦敦出版。——270。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一街一策”绣出城市治理新图景
- 前三季度“成绩单”折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 王锦刚: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的五大战略要点
- 全会热词丨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
- 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公布,让“生产线”成为“风景线”
- 全会热词丨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
- 【理响中国】从“现代化比较”维度透视二十届四中全会深意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 北京六大行动,答好“十四五”收官之考
精选视频

【学习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发展历程
学习思想丨“稳中求进”工作方法的不断完善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夯实基础、全面发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及“十五五”规划《建议》的基本特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