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购买力平价来看,现在我们中国人均GDP差不多是美国的16%左右。按照这个趋势也是推算,要到2037年前后,中国人均GDP才能和美国人均GDP相当,这是用购买力评价来算的,前面是用现价来算。
所以,我们就可以判断战略机遇期,如果由现价来算,GDP要赶上美国大约70%的水平。因为我们是这么算,日本的人均GDP如果用购买力评价来算,差不多他在接近美国的70%的时候,他有显著的下降。而当他购买力评价只有接近美国70%的时候,现价和美国一样,甚至日本的人均GDP还超过没有,如果以这样一个情况来推算,中国经济增长率显著下降的时间点应该是在2032年左右,比刚刚刘主任用绝对1万1千美元,这样一个GDP来算显然要推后。
所以,我们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讲,中国大概至少会有20年左右的增长,比较快的增长。但是,我们也同意刚刚刘主任讲的,在保持9到10这样一个增长率,超高速增长,这个可能性已经不大,降到7%,8%,这样子一个速度,我们认为还是有可能的,还可以维持20年。
我们就讲在这个时期里还要继续提升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因为从整个世界工业化过程来看,中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大量的像铁,金,铁,石油,天然气,铝等等,包括煤炭储量都是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增长率我们必然要从全世界进口这些产品,进口这些原材料。怎么样才有能力进口这些原材料呢?你必然要有强大的制造业产品出口。
所以,我们认为制造品,工业品出口对于中国来讲非常关键。而且,我们可以想,我们现在中国劳动力人口占世界的四分之一,我们也不可能,不通过制造品,制造业产品出口来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所以,我们认为提升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仍然非常重要,不断的去获得收入,国际的收入,然后用这个收入去购买原材料,这个过程对中国未来10-20年是一个必然的现象。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看产业升级的方向究竟是什么?世界在变,产业应该怎么变。从我们很多数据来分析看,中国现在工业仍然是今后经济10年增长重点领域,尽管我刚刚讲了,我们已经发现工业快速增长,已经发现很多问题。因为我们现在工业发展大约都是10%几,如果GDP是9%点几,10%点几,工业差不多要高出3到5个百分点,这么一个高增长。这么高肯定有所回落,但是从整个一个中国经济增长来讲,工业的增长仍然是一个重点。
原因是我们现在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差距还很大。比如说我们人均基础设施水平我们和美国还有很大差距,我们人均公路长度美国是我们8倍以上,人均铁路长度美国是我们的16倍以上,人均电力消耗美国是我们的5倍以上。也就是说,基础设施差距目前还很大,尽管我们基础设施投资花了很大力量。如果要缩小我们和发达国家基础设施之间这样一种差距,背后的供应必然是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重化工业。
其实,在我们现阶段无论我们强调发展什么产业,无论是发展高技术产业,还是发展创作产业,还是发展文化产业,还是发展服务业,无论发展什么产业,在中国现阶段产业具体行为其实大同小异,都是要建基础设施,都是要建各种各样的原,都要修路,都要煤的供应,都要建房子,在这个阶段是必然的,哪怕我们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在产业现阶段去看,发展文化产业的时候在干什么呢,仍然是在盖房子,仍然是在做基础设施,这是阶段。
所以,我们说工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有巨大的需求市场。我们以钢铁为例,钢已经最多了。但是最近联合国环境署公布的报告,现在美国人均钢铁拥有量已经是11到12吨,历史上我们产出来的钢聚集下来美国已经是11-12吨,中国多少呢?中国只有1.5吨,跟美国差多少。中国我们如果想在20年的时间内要达到美国人均钢铁蓄积量,我们要消费140亿吨左右的钢铁。如果平均每年至少要消费7亿吨的钢,还不算我们在出口产品包括的钢,只是我们自己消耗的钢,做好我们基础设施,要赶上现在美国钢铁蓄积量水平,我们差距还有140亿吨,每年至少要7亿吨才能够赶的上。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科学认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状况。我们用现价计算,工业已经占到45%,46%样子,但是如果我们用购买力评价,中国第二产业比重实际上只有32.5%左右,如果我们用现价和汇率来算,统计局公布是46.8%。但是我们用购买力平价,我们长期来看用购买力平价来看,其实我们工业比重仍然有上升空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