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缉思:当前中美关系战略互信缺失(2)

王缉思:当前中美关系战略互信缺失(2)

摒弃陈旧思维,为建立中美战略互信扫清障碍

如果不尽快努力摒弃过时观念,纠正误解与偏见,中美关系稳定的基石将会受到严重腐蚀,进而发生动摇。

(一)摒弃零和思维。零和思维的最大危害在于具有“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性质。有人说,世界现代史上没有过一个实力迅速上升的大国同一个维护霸权 的大国和平相处的先例。但我们认为,历史先例是由人民和他们的国家创造出来的。中美关系可以也必须创造避免争霸、长期合作的先例,否则将损害两国人民和世 界的根本利益。正如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所指出的:“与中国的关系是美国有史以来必须管理的最具挑战性和影响最大的双边关系之一,美中关系发展没有指 导手册可循,然而利益攸关不容失败。”美国副总统拜登去年8月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一个成功的中国可以使美国更加繁荣”。同样,美国经济的复苏和繁 荣,美国内外政策中积极的、包容性的因素,也有利于中国发展。

(二)摒弃冷战思维。冷战思维的特点在于以政治制度和价值观来决定国家关系的远近亲疏,搞对立的军事、政治同盟,形成相互对抗的两大国际阵营。 有人说,两个政治制度、意识形态迥异的大国终将走向对抗的不归之路。其实,中美关系正常化40年来的历史已经证明,体制和价值观的差异并没有阻止彼此接 近,也不能阻止交往与合作的扩大。一方面,中美在政治和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与分歧将会长期存在,有时还会发生激烈争论;另一方面,两国社会、文化与国内政治 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并且相互影响。从国际上看,几乎没有任何国家会自觉自愿地卷入中美之间可能发生的战略对抗,形成两大对立的意识形态阵营和军事集团的时 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三)摒弃傲慢与狭隘思维。中华民族和美利坚民族同为世界优秀民族,各自都有许多优点和长处,共同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美国建国后迅速跻身于 世界强国之列,6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超级大国”的地位,自有其值得称道的治国经验。中国几十年来迅速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取得了人类历史上举世瞩目的 成就,其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价值体系中,必然有无法否认的特色和优势。中美各自的成长历程表明,两国都选择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因此,双方都应以谦 逊而非傲慢的态度看待对方,更不应对对方国内的某些困难和不足采取冷嘲热讽甚至幸灾乐祸的态度。还应当看到,两国都存在着全球视野不足、在处理国际事务中 过度依赖自身经验的倾向。在双边和多边国际事务中,中美应加强磋商协调,借鉴对方的经验和视角,尊重对方所持的态度和立场,摈弃狭隘思维。

以创新思维构建中美战略关系

习近平副主席在去年12月会见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时指出,“历史证明,中美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两国共同利益和合作需求远大于分歧。”这反 映了中方对于中美关系的一种创新型的思维方式。用这种思维方式观察可以发现,在某些中美双边领域存在的长期争论不休、看似无解的难题,在某些国际安全问题 上两国立场的差异,并不能从根本上妨碍两国在全球金融、贸易、能源、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地区热点等问题上的交流与合作,也不能扭转两国社会交往不断扩大 以及在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相互取长补短的长期趋势。只要中美双方继续在各领域、各层次不断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利益共同体”,就能建立起一种基 于战略互信的全球伙伴关系。

总之,作为愿意进行深入战略思考的中国学者和专家,我们想阐明自己三个主要观点。第一,中美关系正面临严重考验和战略互信的缺失,“逆水行舟,不进则 退”;第二,两国关系的不稳定将造成双方都难以承受的巨大利益损失,并危害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安全。同时,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两国间日益增加的共同利 益,也为双方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第三,必须坚持“中美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新型战略思维,既正视双边关系中的困难与障碍,又努力摈除不利于发 展共同利益的陈旧思维,逐步建立积累战略互信。

(王缉思、贾庆国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敏是北京大学特约研究员,钱颖一、白重恩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