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实现全球经济“双赢”的药方

林毅夫:实现全球经济“双赢”的药方

 就全球经济失衡这一话题,媒体和政策界的广泛讨论还在持续。论及导致失衡的根本原因,常见的观点有三:一是东亚经济体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战略;二是东亚经济危机后,自我保险动机下的外汇储备积累;三是中国的汇率政策。但这些都只是假说,且三种说法都暗示,是东亚经济体在推动全球经济的失衡,中国在其中又特别显眼。能否找到更切实的原因?有没有实现双赢、走向长期繁荣的良策?

三种常见的误诊

首先是“出口主导型增长”说。该观点认为是近年来东亚经济体贸易顺差的急剧增加,导致了全球失衡。但早在20世纪60年代,东亚就已采取了出口导向的增长战略。事实上,一个可持续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战略,并非建立在不断扩大贸易顺差这一目标的基础之上。这一战略的立足点其实是融入国际市场,从而让进口和出口都实现增长,同时在贸易部门创造比以往更优质的就业机会。特别是东亚经济体的贸易收支,在2000年之前已大体趋于平衡。因此,出口导向型增长战略不可能是导致2000年之后全球大幅失衡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自我保险动机下的外币储备积累说。20世纪90年代末的经济危机后,东亚新兴经济体经常账户的贸易顺差大幅度增长,其外汇储备水平也出现了上升。然而同样应当指出,日本和德国在此期间也出现了经常账户的大额贸易顺差,但他们却并没有自我保险的需求,因为这些国家持有“硬”通货。更进一步说,2005年后中国的贸易顺差和储备积累,已经大到无法再用自我保险动机来解释了。虽然很难进行精确的计算,但就其目前的外汇储备水平,十有八九已远远超过自我保险所需的最佳水平。

最多的则是“中国操控汇率”说。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始于2002年,而自2003年以来,外界就一直指责中国持续压低人民币实际汇率。但是一些关键事实却与此说法相悖:首先,中国直至2005年才出现较大的贸易顺差,2003年的顺差甚至小于1997和1998年,而且人们也普遍相信,人民币在20世纪90年代其实是被大大高估了;其次,在2005-2008年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20%,但全球经济失衡,特别是中美贸易失衡却持续扩大;第三,与此同时大多数其他发展中国家,其经常账户顺差和外汇储备也有大幅增长。如果中国汇率真是症结所在,那么对于那些在全球市场与中国竞争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就应该出现贸易顺差额或外汇储备的减少。因此,必有其他因素驱动近年来的全球经济失衡。

这方面还有不少专业化的理论分析,其逻辑大致如下:中国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在最近几年迅速提升,而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定理”,贸易部门生产率的提高会抬升贸易及非贸易部门的工资水平,最终要带来那些不可贸易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实际汇率应该是上升的,由此得出中国目前在压低汇率。但事实是在中国,工资率和非贸易商品及服务价格的上升很小。因为中国农村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在其被完全消化之前,贸易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将扩大贸易部门的就业,而非提高其工资率。因此,巴拉萨-萨缪尔森定理在这里并不适用,中国的实际汇率可能接近均衡水平而并未被低估。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