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尊敬的默克尔总理,
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在中德建交40周年之际出席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汉诺威工博会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工业盛会,是“世界工业发展的晴雨表”。25年前,中国首次担任工博会合作伙伴国,有力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投资和技术交流合作。今天,中国再次担任工博会合作伙伴国,中国和德国这两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大国紧密合作,协同推动全球工业界对话与合作,必将对世界工业的创新与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谨对本届工博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默克尔总理和德国政府所作周到安排表示衷心感谢,并预祝工博会取得圆满成功!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年到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从全球第十位跃居第二位;我们建成了完备的工业体系,全球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余种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3.64万亿美元,从全球第二十九位上升到第二位。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工业化快速推进,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中国用30多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历程,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得到了一些重要启示。
坚持市场取向改革。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永恒动力。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的根本原因,是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改革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改革释放出社会蕴藏的巨大潜力,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进入非农产业,从农村进入城市,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1年的51.3%,劳动、资本、知识、技术和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成为中国工业化的强大动力。
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的重要途径,是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大大加快了工业化进程。截至2011年底,在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累计约1.16万亿美元,当年吸收外资1160亿美元,已连续1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外资企业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成为中国工业化的重要力量和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
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我们紧紧把握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通过科技创新,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在制造业领域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我们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目前中国高校在校学生规模超过2300万人,是1978年的27倍,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2011年,中国的发明专利授权量上升到世界第三位,全国技术交易市场规模达到4760亿元。科技教育成为促进我国工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坚持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虽然农业份额会下降、农村人口会减少,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不会改变。我们坚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