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
和讯银行消息 2012年4月26日,全国地方商业银行北京俱乐部成立仪式暨首届地方商业银行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发表题为《中国中小企业普惠金融现状和发展趋势》主题演讲,他分析道目前大家说的小额信贷与真实的概念并不一致,社会普遍做的普惠金融是小企业贷款,是小额信贷的延伸,概念大很多。而一季度末4293家小额贷款公司中,有些并非真正的小额贷款公司,叫贷款公司更合理。
而对于普惠金融的发展,杜晓山指出合作金融的概念非常重要,但在中国眼下,其基础却极其薄弱,很不健康,这对于普惠金融来说是一大缺憾。不管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合作金融都是政策、商业、合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于小额贷款机构的发展,杜晓山认为不能纯粹的商业化,纯粹商业化小贷是一个重大危机,过于贪婪、过于商业化,会造成客户过度负债,而后因不正当收贷,造成客户权益受损,最后客户自杀、社会哗然、媒体政府介入,这在全球的小贷业里面是极大的影响。
以下为发言实录
杜晓山: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临时通知我说能不能来,我觉得还是很高兴,愿意来,正好也有空。我看了看,一个咱们北京的俱乐部成立,另外是首届地方商业银行创新发展论坛。下面的标签都是中小银行为主的,本身就带有创新的一些产品和服务方式的银行,而且其中有一些银行的基本情况我还算多少了解一点。刚才提到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即使在座的这些银行是我们的会员,还有更多的公益性的小贷组织是我们的会员,我们想做这个联盟,想做这些事的目的和宗旨,我本身是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对农村金融和地方金融在这方面怎么能够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和农户及城市的一些普通居民,也就是通常说的相弱势和最弱势的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同时咱们这些金融服务机构,也能够在服务这些实体经济的主题他们的发展过程中,你们也发展了,取得一个多赢的局面。
今天让我说说普惠金融和中小微实体经济的融资和发展问题,我想先说一个可能和目前人们理解不完全一致的一个观点。现在大家都愿意说正在做小额信贷,但是我们现在说的小额信贷,如果跟国际上主流观点,不管是学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说的小额信贷是有差距的。我们所说的小额信贷更多的是普惠金融这个概念,实际上在这个范畴里比较多,尤其是银行服务的小企业、微型企业,其中小企业就是这个普惠金融。
如果从贷款角度来说,普惠金融和小额信贷的差距在哪里?就是小额信贷的基本概念,国际上的主流观点有一个定义,就是从额度的定义角度来说,不说别的,他就说单笔贷款的额度等于和低于本国或本地区人均GDP的2.5倍。以这个数字来看,全国咱们现在4千美元的人民币利率,也就不会超过10万人民币,这叫小额信贷。诸位做的是小企业贷款,小企业贷款是小额信贷的延伸和发展,这个概念要比小额信贷大得多。
实际上就是银监会说的小企业贷款500万单位笔以下,这是笼统地说,要细分的话,六部委对中小微企业各行各业都是细致的划分,这有利于我们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出台对于财税政策的支持,尤其对小微企业的财税政策支持。包括你们金融机构做小微企业,给你们什么样的优惠的政策支持,这起到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性的工作。所以我先把这个概念跟大家讲明白,你们实际上都在做。严格地说,大多数人没有在做小额信贷。
包括现在的小贷公司,到今年3月份,是4293家。也说是小额贷款公司,实际上不是小额贷款,就是贷款公司。因为他们做的是中小企业贷款,但是不排除其中有个别的是做微型企业及农户贷款的,而且是小农贷款。只有个别的注册的小贷公司是做这个事情的,剩下的不是。严格意义上不叫小额贷款公司,叫贷款公司可能更合理。只是说不要和银监会出台的三种新型金融机构其中的一个,叫银行自身做出的一个创新叫贷款公司,那个不一样,那个是银行做的。我这里说的小贷公司是民间资本,是人民银行和银监会2010年23号文件。
这是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重点的向大家介绍普惠金融和小额信贷,我终究是来自社科院,从学理上要探讨它的科学性,它的界定概念和范畴。
我们讲中小微企业贷款难或者是融资难,这个问题里面涉及到几个问题,我想讲的就是关键可能还有中型企业贷款,只有流动性收紧的时候中性企业贷款会难一点,但是一般情况下主要还是小微企业贷款难。所以关键是怎么解决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难和融资难的问题,这可能是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矛盾。从小微企业的作用简单来说,大家在座的肯定比我知道的都细。但是我要强调的是,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GDP占比,进出口额的占比,税收的占比,就业的占比,甚至知识产权这些方面的份额,GDP是占60%,这是一般的统计,进出口额是68%,税收占53%,就业占75%以上,专利是66%,新产品开发是82%,这个说明了它的重要性。但是我们的中小微企业的贷款从银行占比,前些日子我记得人民银行统计司大体上有个数据,不一定准确,大企业占银行贷款的40%,中小型企业占60%,其中中型企业占30%多,小型企业占不到30%,微型企业就别提了,实际上小微合起来,能够占到企业贷款的10%,有没有?从数量上说是绝大多数。微型企业个体户以下的,注册的是4千多户,加上不注册的一共有1万户。而小企业是400多万户,他们的企业户数从大中小的占比来看,大型企业我们只占户数的0.1%,中型企业只占0.6%-0.9%,99%以上是小微企业,但是贷款的比例是倒过来的,是极其少的。应该说是有进步,而且银监会、人民银行都在强调实体经济的服务,服务小微,服务三农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实和呼吁差距还是非常大的,这是现实。
诸位都在做创新,而且我也看到了,金融时报上,还有一些涉及到金融的一些报刊上也都在报道,包括你们自己也在宣传怎么做小微的创新。反正我看到的这个基本的状态都是说技术上是比较相近的,可是话又说回来。包括在座的有咱们内蒙的一家银行,老总说我是创新比较早的,但是到我这里来有很多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业,来了之后就赞叹,你们确实比我们新,而且小微方面做得份额也比较大。但是回去之后再反馈,基本上动静不大。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城商行、农商行真正利用产品创新、服务手段创新做小微,而不只是强调你先拿抵押担保来,没这个咱们免谈。针对小微企业本身的弱点,怎么能够创新?怎么鉴别它们里面的好中差?我用什么手段能够鉴别出之后真心实意想把我的服务延伸给那些中等以上的小微企业?这可能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这个里面有很多你们是有创新和改革,在座的可能是属于佼佼者。但是从全国几百家的城商行、农商行来看,真正做创新做得好的是用检验客户的还贷意愿和还贷能力,以现金流作为判断标准的银行,到底占比有多少?这个我觉得还是值得疑问的。而且针对不同的企业或者自然人,你们产品的创新是不是真正到家了?其实当然有很多不该是你们做的,应该小贷公司和村镇银行做,有的甚至是我们联盟里面的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去做,他们才真正的到了国家级、省级贫困县、贫困村里去做,我看你们在座的没有几个去的。你们认为那是不可能做的,那是政府财政做的事,跟你们没有什么关系,这个不对。但是是不是一定要强迫你们去做,没有这个意思,只是我想的是这样,国家政策法规上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对普惠金融,对小额信贷,中央一号文件有,我们真正看具体的政策法规有吗?有,就是刚才讲的2010年银监会的文件。但是那个文件是不是要进一步调整?当然现在温州的实验本身就是在做调整。温州的实验也说到,据说今天就要把细则给公布,我们希望看到公布的一些细则。国务院的12条已经把方向讲清楚了,但是细则方面还说不太清楚。这是中小微企业的作用。
为什么他们融资难?首先是他们自身的问题。我们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我看到一个数字,大概平均生存期三年,美国是6年,欧美也是大同小异。但是我们是最弱最小的,这说明我们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还是不够完善和成熟的。所以你们说放贷难,他说我获贷难,各有各的理由,而且都是有合理性的。但是问题在于,经济是基础,金融是核心,你这个核心怎么推动经济的发展?这就是你们要做创新,想方设法支持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发展,大概这个任务就比较重了。我知道你们有一些银行有很好的经验,利用外国学来的,在本土化以后还有创新和发展,但是是不是够?现在看供需两方面的不平衡太难了,需求非常大。原因是企业的问题,没有金融机构,他们没有完善的报表,财务的信息是真的还是假的说不清楚,目前可能也是说他们太投机了,做得很差,很不规范,没有办法,这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对于你们来说,你们认为成本高,风险大,收益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