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全集第21卷目录

列宁全集第21卷目录

目录

前言Ⅰ-Ⅹ

1911年

党内危机的结局(12月8日〔21日〕)1—11

论社会民主党在杜马内外的行动口号和工作方法(12月8日〔21日〕)12—22

自由派资产阶级的走狗(12月8日〔21日〕)23

来自斯托雷平“工”党阵营的议论(12月8日〔21日〕)24—29

论托洛茨基的外交和护党分子的一个纲领(12月8日〔21日〕)30—34

“保管人”仲裁法庭的总结(12月8日〔21日〕)35—37

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运动(1911年12月10日〔23日〕—1912年1月6日〔19日〕)38—57

一 一些基本原则问题38

二 工人复选人在选举运动中的作用43

三 选举运动中的农民和农民复选人50

四 从第三届杜马选举的实践得出的结论54

旧的和新的(12月10〔23日〕)58—62

*布尔什维克国外小组会议文献(12月)63—69

*1.关于党内状况的报告的提纲(不晚于12月14日〔27日〕)63

*2.关于党内状况的报告的决议草案(不晚于12月14日〔27日〕)65

*3.关于国外组织章程的建议(12月16日〔29日〕)68

*4.关于召集代表会议的俄国组织委员会的决议(12月17日〔30日〕)69

饥荒和黑帮杜马(12月22日〔1912年1月4日〕)70—73

对立宪民主党和大臣们谈判的揭露开始了(12月)74—82

三项质询(12月)83—95

选举运动的几个原则问题(1911年12月和1912年1月)96—123

*关于政治形势的报告大纲(1911年底)124—125

1912年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布拉格)全国代表会议文献(1月)126—164

*1.关于确定代表会议性质的决议草案(不晚于1月5日〔18日〕)126

*2.关于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决议草案(不晚于1月12日〔25日〕)128

*3.关于社会民主党人同饥荒斗争的任务的决议草案(不晚于1月8日〔21日〕)131

*4.关于取消主义和取消派集团的决议草案(不晚于1月17日〔30日〕)133

*5.关于社会党国际局的工作的报告(1月7日〔20日〕)135

*6.表决关于同饥荒斗争的决议时的发言(1月8日〔21日〕)138

*7.关于组织问题的发言(1月11日〔24日〕)139

*8.代表会议的决议(1月5日和17日〔18日和30日〕之间)141

关于召集代表会议的俄国组织委员会141

关于确定代表会议的性质141

关于各民族中央机关没有代表出席全党代表会议的问题143

关于各地的报告144

关于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145

关于第四届国家杜马的选举147

关于社会民主党杜马党团150

关于党的工作的性质和组织形式151

关于社会民主党人同饥荒斗争的任务153

关于对杜马提出的工人的国家保险法案的态度154

关于“请愿运动”157

关于取消主义和取消派集团159

关于中央机关报160

关于《工人报》160

关于《真理报》161

对党的组织章程的修改161

关于前保管人掌管的财产和关于帐目161

关于“红十字会”162

关于国外的党组织162

关于俄国政府对波斯的进攻163

关于中国革命163

关于沙皇政府对芬兰的政策164

给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贺电164

执行自由派工人政策的机关报(2月19日〔3月3日〕)165—168

*给社会党国际局的关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全国代表会议的报告(2月26日〔3月10日〕以前)169—170

反对同取消派的联合(3月2日〔15日〕)以后)171—177

第三届杜马五年来的各政党(3月4日〔17日〕)178—183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选举纲领(3月初)184—190

把牌摊到桌面上来(3月12日或13日〔25日或26日〕)191—197

关于捷·奥·别洛乌索夫代表退出社会民主党杜马党团的问题(3月13日〔26日〕)198—203

《前进报》上的匿名作者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党内状况(3月13日〔26日〕以后)204—215

序言204

饥荒(3月17日〔30日〕)216—217

农民和第四届杜马的选举(3月17日〔30日〕)218—220

给社会党国际局书记胡斯曼的信(3月17日和23日〔3月30日和4月5日〕之间)221—224

立宪民主党人同进步派的联盟及其意义(3月29日〔4月11日〕)225—229

为自由派工人政策作的拙劣辩护(4月1日〔14日〕)230—236

俄国的决选投票和工人阶级的任务(4月3日〔16日〕)237—242

自由派和民主派(4月8日和19日〔4月21日和5月2日〕)243—252

第四届杜马选举运动和革命的社会民主党的任务(4月25日〔5月8日〕)253—257

反党的取消派(4月25日〔5月8日〕)258—260

纪念赫尔岑(4月25日〔5月8日〕)261—268

欧俄土地占有情况(5月6日〔19日〕)269—272

劳动派和工人民主派(5月8日和9日〔21日和22日〕)273—281

论俄国各政党(5月10日〔23日〕)282—293

关于大资本组织的调查(4—6月)294—311

“俄国土地问题”的实质(5月22日〔6月4日〕)312—316

关于竞选鼓动的几点总结(5月22日〔6月4日〕)317—322

经济罢工和政治罢工(5月31日〔6月13日〕)323—330

移民问题(6月3日〔16日〕)331—341

革命的高涨(6月4日〔17日〕)342—349

1912年1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全国代表会议的口号和五月运动(6月4日〔17日〕)350—355

取消派反对群众性的革命罢工(6月4日〔17日〕)356—357

“联合者”(6月4日〔17日〕)358—362

我们同自由派论战的性质和意义(6月10日〔23日〕363—369

资本主义和“议会”(6月17日〔30日〕)370—372

选举和反对派(6月24日〔7月7日〕)373—377

选举为期不远了,大家行动起来吧!(6月30日〔7月13日〕)378—380

彼得堡选举的意义(7月1日〔14日〕)381—387

斯托雷平土地纲领和民粹派土地纲领的比较(7月1日〔14日〕)388—394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状况和党的当前任务(7月3日〔16日〕)395—403

答取消派(7月11日〔24日〕以前)404—405

在瑞士(7月12日〔25日〕)406—408

半年工作总结(7月12—14日〔25—27日〕)409—425

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7月15日〔28日〕)426—432

意大利社会党人代表大会(7月15日〔28日〕)433—435

俄国的“言论自由”(7月15日〔28日〕)436—437

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现状(7—9月)438—461

致德国社会民主党执行委员会(7月17日〔30日〕)439

1912年1月以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状况440

至今中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党人对所谓组织委员会采取什么态度?441

社会民主党第三届杜马党团444

关于取消派的影响同党的影响相比较的可以正式核对的材料445

关于取消派和党同俄国工人群众的联系的公开的、可以核对的材料448

结论451

为《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现状》小册子写的附言(9月2日〔15日〕)456

*《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现状》小册子的附言初稿(8月20日和24日〔9月2日和6日〕之间)458

资本主义和人民的消费(7月20日〔8月2日〕)462—464

帕·波·阿克雪里罗得是怎样揭露取消派的(7月22日和29日〔8月4日和11日〕)465—477

自由派和教权派(7月25日〔8月7日〕)478—479

立宪民主党和民主派(7月26日〔8月8日〕)480—481

自由派的进攻(7月28日〔8月10日〕)482—483

附录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布拉格)全国代表会议材料(1月)485—491

*1.对《关于召集代表会议的俄国组织委员会》的决议草案的意见(1月5日〔18日〕以前)485

*2.关于确定代表会议性质的发言提纲(1月5日〔18日〕以前)486

*3.对党的组织章程的修改草案(不晚于1月11日〔24日〕)488

*4.对《关于党的工作的性质和组织形式》的决议草案的意见(1月11日〔24日〕)489

*5.关于“请愿运动”的决议的材料(不晚于1月17日〔30日〕)490

*《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高涨》的专题报告提纲(5月31日〔6月13日〕以前)492

注释495—562

人名索引563—610

文献索引611—651

年表653—678

插图

1912年1月列宁拟的《关于取消主义和取消派集团》的决议草案的手稿134-135

1912年3月列宁《把牌摊到桌面上来》一文手稿第1页193

1912年7月1日载有列宁《彼得堡选举的意义》和《斯托雷平土地纲领和民粹派土地纲领的比较》两文的《涅瓦明星报》第15号第1版383

1912年8月1日载有列宁《半年工作总结》一文第3节的《真理报》第80号第1版417

1912年6月13日列宁作《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高涨》的专题报告的海报493

列宁全集

LIE NING QUAN JI

第二十一卷

1911年12月—1912年7月

《列宁全集》第二版是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决定,由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的。

凡例

1.正文和附录中的文献分别按写作或发表时间编排。在个别情况下,为了保持一部著作或一组文献的完整性和有机联系,编排顺序则作变通处理。

2.每篇文献标题下括号内的写作或发表日期是编者加的。文献本身在开头已注明日期的,标题下不另列日期。

3.1918年2月14日以前俄国通用俄历,这以后改用公历。两种历法所标日期,在1900年2月以前相差12天(如俄历为1日,公历为13日),从1900年3月起相差13天。编者加的日期,公历和俄历并用时,俄历在前,公历在后。

4.目录中凡标有星花*的标题,都是编者加的。

5.在引文中尖括号〈 〉内的文字和标点符号是列宁加的。

6.未说明是编者加的脚注为列宁的原注。

7.《人名索引》、《文献索引》条目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在《人名索引》条头括号内用黑体字排的是真姓名;在《文献索引》中,带方括号[ ]的作者名、篇名、日期、地点等等,是编者加的。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焦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