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个广义的阴谋论者,但也决不会天真到认为这个世界并不存在阴谋。因为我是研究军事问题的,我知道打仗就需要谋略,需要策划,而任何谋略和策划,都诞生在密室,没有人在没开战之前,就把自己的谋划公诸于天下。所以才有瞒天过海,声东击西,暗度陈仓这样的计谋在战争中的运用。比如美国在过去二十年里,打了四场战争,哪一场战争把它的目的大白于天下过?美国两次打伊拉克,表面上的理由(第一次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第二次是寻找大规模杀伤武器)就与实际目的不符:实际目的是由于全球石油交易以美元结算,通过战争打高油价,也就打高了全球的美元需求,美国就能以给各国提供更多的流动性的名义,多印钞票,用绿纸从全球换回更多实物产品;美国打科索沃也同样如此,表面上的理由是人权高于主权,实际目的却是项庄舞剑,意在欧元。战争打响前,刚刚启动的欧元与美元之比是1:1.08;战争一结束,欧元兑美元1:0.82,立贬30%。一上来美元就把呱呱坠地欧元给打残了;美国打阿富汗,表面上的理由是打响反恐战争,实际目的却是要打回全球投资人因911事件对华尔街丧失的信心,结果,战争一打响,道琼斯指数立刻回升,当年底,流出美国的资本又大量回流美国。
这种表面理由与实际目的的落差,不可能让人觉察不到其中的阴谋味道。
众所周知的1985年广场协议,美国压日元升值,借以打击日本出口,结果按下葫芦起了瓢,日本出口遇到麻烦,可日元升值,又带给日本用升值的日元进行资本扩张的机会,让美国始料不及。于是赶紧又抛出巴塞尔协议,用8%的银行存款准备金,打击扩张过度的日元资本。日本人德国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都不肯签署巴塞尔协议。美国立即又改变手法,与英国签署双边巴塞尔协议。表面上两国要给全世界做出榜样,率先执行巴塞尔协议,但实际上却在双边协议中加进了关键性条款:除了英美两国自身外,凡与美英两国银行打交道的各国银行,也必须遵守美英协定。结果,美国人用双边协议这一招又把日本和德国乖乖地套了进去。
以上例证说明,无论是近20年来美国人所打的战争,还是有美国人主导的各种国际规则的制定,美国人都在拼命地维护一样东西,那就是美元霸权。为什么?因为美元霸权是美国的命根子。
最近的整整40年里,美国人把美元霸权打造成了一场完美的美元风暴,完美得几乎无可挑剔,完美得让世人几乎没有察觉。因为美国人改变了从古罗马帝国到大英帝国一脉相承的掠夺财富的方式:占领别国的领土,掠夺别国资源,奴役别国的人民。美国人通过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帝国式的明火执仗的掠夺,最后都是导致帝国最终衰落甚至败亡的原因。美国需要另辟蹊径。为了让这条路径看上去更像一种历史的必然,美国人废掉了凯恩斯,推出了弗里德曼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主张让看不见的手决定一切(而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却不时地在关键时刻扮演那只看不见的手。如俄罗斯金融危机时,美联储违背它一向要别人遵守的市场经济原则,出手拯救长期投资公司);用比较优势理论把世界经济一切两半,美国居于全球产业链条的高端,让新兴国家处于低端。美国负责生产美元,全世界负责生产用美元交换的产品。然后,美国开始产业大转移,把垃圾产业、夕阳产业全都抛给新兴国家,自己则充分发挥独家生产美元的比较优势,让本国70%的就业人口转向从事金融和金融服务业,从收入到消费都居于全球经济的顶部,这种霸气十足的全球大分工,被美国人做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全球化——推向整个世界。当美国用这一切把全球变成它的金融殖民地时,用一体化的金融体系虹吸全球的财富时,世界各国都还认为这是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必然规律。而结果是美国用20年时间把美国此前200年才达到的GDP翻了一番!
谁能说,如此巧妙的金融大战略的设计,没有充满阴谋和玄机?所以,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时,我决不会天真地认为这只是次贷危机惹得祸,是华尔街几个骗子用庞氏骗局捣得鬼。因为,从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我们通过对整个过程和事件进行复原,会看到一条清晰的但秘不示人的战略形成的轨迹。当美元这艘巨轮挣脱黄金之锚后,美国人立刻通过迈克尔·赫德森的报告《黄金外货币化的影响》,明白了用纸币换实物的秘密和好处。这一点可以从美国在过去40年里,有三十五、六年都处于贸易逆差状态而毫不在意,并且一边享受逆差带来的好处,一边用逆差做为打击别人的借口,对别人提更多更高的要求,得到充分的印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