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民:只服“力”不服“理”的日本人

胡新民:只服“力”不服“理”的日本人

如世界上其它国家的人一样,日本人也有许多优点被世人称赞,也值得中国人好好学习。但是日本人也有一些缺点令人厌恶,特别是令绝大多数中国人厌恶。比如说,“日本在战时是发狂的、异常的国家”(日本学者加加美光行语),到了战后日本人还时不时犯这个毛病,不能说不是他们的一大缺点。所以,在日本政府的字典里,对“侵略”这两个字的解释就非常匪夷所思了。记得2011年8月16日,笔者在读报时竟然有了意外发现,日本时任首相菅直人在“终战纪念日”(即二战日本投降日)上说出了日本发动过“侵略”战争。笔者当时心头一惊,恨不得自己马上学会日语,查一查日语里怎么会出现“侵略”这两个字。好在现在是个信息社会,第二天就核实了,菅直人只说了“战争”,根本没说是“侵略战争”。不知哪位好事者手发痒给多加了两个字,但肯定是一位缺乏历史知识者所为。

有人问,日本在二战时期侵略了许多亚洲国家,中国受害尤其深重,日本是怎么解释的呢?经查阅资料,才知道,日本人的说法是只“进出”过中国。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报载曾经有个官员性侵了一位女子,因为是戴了套子,当地警方有人认为因为带了套,不算数。日本对中国的“进出”就是这个意思。日本人那时戴的套是“大东亚共荣圈”。日本人“进出”中国不是侵略,只是为了中国人好好享受一下幸福。中国是有人还在一直享受着这种幸福,比如大陆的某些精英人士和为数不少的台湾人。但是就整个中国人而言,那是绝对的少数,至少比当年的汉奸伪军少得多了。

日本官员对侵略究竟是怎样认识的呢?这里有一个真实的例子。1990年代,日本外务省官员在回答中国记者关于日本侵华战争问题时说:“我们认真研究了国际法,战争因各种原因而产生,没有‘侵略’一词的定义。”中国记者又问:“为什么伊拉克占领科威特时,日本报纸每天都用‘侵略’这个词?”日方回答:“那是报纸。作为首相如果公开讲侵略过中国,这不合适。”中国记者继续问:“德国对发动侵略战争反省得比较深刻。”日方回答:“因为德国发动战争,完全是希特勒造成的,国民也可以说。可是日本是谁发动的呢?说不清楚。”总之,就是不承认发动过侵略战争。这就是日本政府和大部分日本民众的态度。中国国际地位最高的期间之一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的两弹一星令世人刮目相看。尼克松总统的国务卿基辛格主动来到中国示好。日本一看形势不对,也忙不颠地来凑热闹,要和中国建交。但是,在是否侵略中国的问题上却是寸步不让。理由是:日本政府,日本人民都通不过。最后我国领导层只好寄希望于日本人民的觉悟,在两国联合声明上没有出现侵略中国的字眼。但是就是这样的文件,时任首相田中角荣也因亲华被党内多达90%的人要求剖腹谢罪!当时中国领导人是真诚寄希望于日本人民的觉悟。但是时至今日,也没有发现日本人民觉悟过来了。倒是当年还有一些对中国有内疚感的日本人对中国颇有感情。但时过境迁,这些老一代都基本抱憾离世了。

关于侵略一词,日本方面在使用上也有过一次例外。1993年,日本时任首相细川护熙在一次答记者问时,说了那场战争是“侵略的战争,错误的战争”,但马上就被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使这位首相和以后的首相再不不敢“口出狂言”了。日本人就是这样一直和中国人过不去。你不去用它的侵略罪行去敲打它就算客气了,但它还是不放过你。当中国改革开放步子大一点的时候,日本率先喊出了“中国威胁论”、“中国解体论”。日本首相走马灯似的换,但有位反华狂人石原慎太郎却一直坐在日本最大的地方官位置上未挪身,从1999年起连选连任东京都知事至今,由此可以基本看出日本人民的主流民意。东京的人民多信任他啊!最信任的就是他立场坚定:对中国有刻骨仇恨。他支持删除历史课本中包括侵华战争的大部分历史,他极力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并指“事件是中国人虚构的”。2012年本来是中日恢复邦交40周年,是一个值得两国政府和人民喜庆的日子。但是新年刚开始不久,中国南京市代表团前往日本友好城市名古屋进行友好访问,就被日本市长猛敲了一闷棍。该市市长河村隆之2月20日公然抛出“南京大屠杀历史不存在”的言论,随后还数次表示无意收回这个言论,并拒不道歉。更令人失望的是,该市大多数市民都声援他们亲手投票选出来的市长。

这种反华仇华的恶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且一波更比一波猛。那位石原慎太郎4月下旬“大放厥词”称要以东京都政府的名义购买钓鱼岛,5月16日其又在电视节目上继续狂言称要在钓鱼岛修建机场。同样令中国人民失望的是,这种“大放厥词”赢得了日本上上下下的压倒性的支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东京都很快就筹措到超过13亿日元购岛资金。在日本强大的民意逼迫下,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也“忍无可忍”,于7月7日对钓鱼岛国有化问题正式表态,称会加快与东京都之间的调整协调,尽快将钓鱼岛“国有化”。7月7日本应该是整个日本反省的日子,但迎来的却是他们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空前挑衅。话说回来,日本官民一致的爱国情怀,不管盲目还是不盲目,确实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美国著名学者傅高义最近出版了新书《邓小平》,他也是当年《日本第一》的作者。在谈到中日人民之比较时,这位美国的中日问题专家强调,日本人民的爱国热情是很值得中国人民学习的。反观我国的某些精英的言论,那就叫人匪夷所思了。

本文关键词: 胡新民 日本 二战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