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于9月11日-13日在天津举办,主题为“塑造未来经济”。友成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城市化改革需要循序渐进,钱并不是主要问题,实际缺的是改革的决心。
以下为部分发言摘要:
汤敏:我觉得城市化改革缺的并不是钱,实际上缺的是一个决心。实际上,刚才李主任所说的,中国要从半城市化到一个真正的全城市化,也就是说我们有将近一半的人,在城市住的人并没有享受城市真正的福利,像这种是未来城市化进程最核心,最难解决,但是同时也不得不要解决的问题。像这个问题是过去60年积累下来的,如果一下子把这个问题解决掉,确实有些困难。
我们的设想是,第一,你首先让各个城市有机制,它愿意城市化。现在的情况下,各个城市都享受了农民工进城打工,交税,所有的利益,但是它们现在不给农民工这些福利。现在各个省,各个地方的市长都说我不能给,我要一给的话,全国农民工都到我这里来,我承受不了。但现在众口一词都是这个话。所以,我们怎么来设计一个机制,让这些市长自觉的愿意去把农民工吸收进来。没有这些东西,我们靠挤压的话,他可以有一百个,一千个借口,把它挡回来。所以,我们设计了一套与地挂钩,与钱挂钩的措施,对地方政府来说,中央在给地的时候,我愿意给他加一块地,就是在我给地的时候,我们算了一下,大概100平方米或者稍微少一点,你加一万就给你多少,首先就要跟人,跟地挂上钩,捆绑起来。别的地你就少给。
第二就是和钱挂钩,财政在转移支付或者是在个人分配的时候,把一个农民工包括它的家庭一个成员进去的话,大概要20万人民币左右,就是把他的服务建立起来,如果按最低算的话,一个农民工大概10多万左右,这就包括教育、卫生、住房,其实这所有的里面别的都好解决,其实最难的还是住房,因为教育相对分散了。
比如我们先让这些有固定工作的,已经在城市待了10年以上的这些人,先把他们变成城市户口。然后在慢慢往下走,5年的,大概通过10年-20年的时间,这笔账我算了一下,大概在3000亿到5000亿左右,指的是全国。你看现在我们每一个城市宏伟的投资计划都是几万亿的,这3000亿、5000亿的也就占GDP1%左右的,实际上这是一个决心的问题,是一个设计的问题,是一个制度性的问题,钱的问题是困难,但是不是根本上的问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