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入民族心灵的“援建文化”

写入民族心灵的“援建文化”

“北川人民感恩党,家家户户住新房,吉娜羌寨风光好,羊角花儿朵朵香……”一首280字的《北川人民感恩党》,在前不久召开的四川省党代会上久久回荡。

“一座房子,可以让身安;一条提高的低保线,可以让心安;一个把73.2%的财政投入倾注在民生上的政策,可以让社会安……”一台《春天绽放》主题晚会登陆中央电视台,向援疆省市表达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深深谢意。

以诗歌言之、晚会咏之,尽管表达方式各不相同,但从人们心中生长、流淌、绽放的感恩之情一样浓烈。当勃勃生机重发于巴山蜀水,当跨越发展唱响天山南北,人们看到,对口援建不仅构筑起更加美好的物质家园,也催生出温润人心的“援建文化”,给中华民族百花盛开的精神家园增添夺目的亮色。

援建文化体现着守望相助、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对援助者而言,援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担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成为普遍共识;对受援方来说,感恩是一次刻骨铭心的精神成长和品格再造,自我造血、团结奋进则是受援之后的内在追求和心理状态。

援建文化是一个社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间血浓于水的情感纽带。2011年初春,当山东部分地区出现大旱,四川迅速驰援为山东兄弟打出“感恩井”。四川江油市建立“江油市感恩河南慈善基金”,资助对口援建单位河南省的因灾致贫群众。这些自觉的报恩行动,彰显着援建文化的渗透力和感召力,使区域间互帮互助、协调发展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深入人心,持久绵长。

“那一刻,我终于觉得自己是一个新疆人了,谢谢你,我的新疆兄弟”。援疆干部的真挚感言,在新疆人民心中激荡起同样掷地有声的回应:“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援疆干部!”这种情感交融的心心相印,穿越了地域、民族的界线,强化着彼此的心理认同,焕发出“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巨大力量。援建文化的这些正价值,凝聚在援藏干部走向青藏高原的坚定步履中,洋溢在新疆各族兄弟搬进援建安居房的满心喜悦里,镌刻在北川新县城写着“山东大道”的路牌上。当一批又一批教师、医生奔赴边疆展开“爱心接力”,当对口支援地区成千上万的学生结对成长,当援建干部“素质过硬、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公道正派”的形象日益深入人心,更加和谐融洽的社会关系悄然生长。

相比于具体的物质援助,文化的生命力更为长久。孕育于对口援建制度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援建文化,是社会主义“制度红利”的有力体现。它写入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将区域间的守望相助内化为一种自觉担当,把社群间的共同体意识升华为一种精神境界,是整合民族关系、增进区域和睦、塑造社会认同、涵养感恩文化的重要精神资源。我们应当对其勤加呵护、发扬光大,为国家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添协调因子、增进团结力量。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