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朝"东林党":得名缘于顾宪成?

明王朝"东林党":得名缘于顾宪成?

从大礼议开始,嘉靖、隆庆两朝的各派官僚即一直为争夺内阁首辅权位,而互相攻讦排挤,纷争不已,但其时尚无固定门户。万历时期,由于神宗长期怠荒,对朝臣政争多数时间又放任自流,因此各级官僚为维护自身利益,纷纷拉帮结派,彼此倾轧,争权夺利。

朝廷内外,党派林立。有以内阁辅臣沈一贯、方从哲为首的浙党,给事中亓(qǐ)诗教为首的齐党,给事中官应震为首的楚党,宣城人汤宾尹为首的宣党,昆山人顾六峻为首的昆党以及东林党。

东林党之得名缘于顾宪成。明神宗的皇后无子,王恭妃于万历十年(1582年)生下朱常洛,郑贵妃于万历十四年生下朱常询。神宗宠爱郑贵妃,想立朱常询作太子。许多大臣为维护 有嫡立嫡,元嫡立长 的封建继承制度,要求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于是,朝廷上爆发了 国本 之争。在 争国本 的过程中,吏部文选郎中顾宪成因力主册立朱常洛,引起了神宗的不满。接着又在万历二十二年廷推时,推举因拥立朱常洛为太子而被免职的前首辅王家屏,再次触怒了神宗,因而被罢官闲住。回到故乡无锡后,顾宪成与好友高攀龙、钱一本、顾允成、安希范等人开始了讲学活动。万历三十二年,在常州知府的支持下,重新修复了无锡城东的东林书院,在里面定期讲学,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讲习之余,他们往往 裁量人物,訾议国政 ,①抨击当权派。 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林野,闻风响附。 一些在朝官员也 遥相应合 ②。反对派因而称之为东林党。

东林党外,浙、齐、楚、宣、昆各党都是以地缘关系攀结而成,其中浙党势大,齐、楚等党依附于它, 务以攻东林排异己为事.统称为邪党。

党争的尖锐化是从癸巳京察开始的。明代考察官吏之制分京察和外察。

主持其事者是吏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吏部考功司郎中和河南道御史。京察考核京官,六年一次,每逢巳、亥年进行。外察考核地方官吏,三年一次,乘地方官进京朝觐之机进行。在考察中,要根据官员的政绩品行,分别予以升迁、降调或罢免、致仕等奖惩。由于考察要最终决定升迁,故各派官僚均将其视为打击对手、扶植同党的主要机会,京察中尤其如此。万历二十一年的京察即争斗的异常激烈,由于是年论干支为癸巳,史称 癸巳京察.主持癸巳京察的是吏部尚书左都御史李世达和考功司郎中赵南星。考察中,他们严格执法,不徇私情。孙的外甥兵部员外郎吕胤昌,赵南星的亲家都给事中王三余因考察不合格,首先被罢免。接着包括内阁大学士赵志皋的弟弟赵志俶在内的一批庸官贪吏被或降低或罢黜。 一时公论所不予者贬黜殆尽……,由是执政者皆不悦。 当时大学士王锡爵刚刚还朝任首辅, 欲有庇,比至而察疏已上.故王锡爵 亦不能无憾.于是王锡爵一面上疏神宗指责这次京察 抑扬太过 ,一面授意刑部科给事中刘道隆奏劾孙等人升贬不公。神宗得奏,不辨是非, 乃下严旨责部臣专权结党 。把赵南星贬官三级,停止孙禄俸。左都御史李世达、礼部郎中于孔兼、员外郎陈泰来等交章为赵南星讼冤,神宗怒,将赵南星革职为民,于孔兼、陈泰来降调。孙见事不可为,遂告老还乡。

癸巳京察对万历政局影响很大。不仅门户之祸坚固而不可拨,自此始也 ,而且先例既开,使 京察 成为各党用来打击对手的经常性手段,京察便失去了其固有的甄优汰劣作用。如万历三十年京察(乙巳京察)由东林党人吏部侍郎杨时乔和都御史温纯主持,二人 力锄 沈一贯的心腹,浙党给事中钱梦皋、钟兆斗及御史张似渠、于永清等都被贬谪。沈一贯非常恼怒,在他的煽动下,明神宗指责杨时乔、温纯等徇私,并扣住京察的奏疏不发。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京察(辛亥京察),主持其事者为吏部尚书孙丕扬,侍郎萧云举及副都御史许弘纲、考功郎中王宗贤、吏科都给事中曹于汴、河南道御史汤兆京等,大部分为东林党人,故北京京察中齐、楚、浙、宣、昆诸党多遭驱逐。而南京京察为齐、楚、浙党主持,故东林党人又大受排斥。

万历四十五年京察(丁巳京察),由楚党吏部尚书郑继之、给事中徐绍吉、御史韩浚和浙党刑部尚书李鋕、考功郎中赵土谔主持。为报复辛亥京察,郑继之等对凡抗论国本、系籍正人者,莫不巧加罗织 。东林党人被逐一空。

党争涉及的问题很多,其焦点除京察之外,尚有三案 ,即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四日,有个叫张差的男子,持棍闯进慈庆宫欲谋害太子朱常洛。巡视皇城御史刘廷元乃浙党成员,他审问后奏称张差是疯子。刑部提审主事王之寀是东林党人,他又仔细审问,查出张差系受人指使,从蓟州来到京城,被一太监带进宫中作案,因而揭发其 不癫不狂,有心有胆。后又经过十三司会审,审出指使张差行凶的人为郑贵妃宫中太监庞保、刘成。至此,真相大白,朝议纷纭,明神宗怕进一步追查牵涉到郑贵妃,便力主疯癫说,下令将张差桀死,庞保,刘成毙于内廷,暂时平息了这场风波。史称 梃击案.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神宗病死,太子朱常洛继位,是为光宗。

因身体羸弱,纵欲过度,光宗患病。郑贵妃指使内医太监崔文升入诊,开了一服泻药。光宗服后,泻泄不止,一天竟至三四十次。鸿胪寺丞李可灼又进 红丸 ,光宗连服二粒一命呜呼,仅在位29天。光宗之死,廷臣大哗,均归咎于李可灼和首辅方从哲,纷纷上疏,指责李可灼进药不效,应立席侍罪,弹劾方从哲轻荐狂医,有十大罪,三可杀。方从哲被逼无奈,只好将李可灼罚一年,自己辞官而去。此后关于朱常洛致死原因,东林党和邪党进行长期的争论。此即为红丸案。

光宗死后,其16岁的长子朱由校继位,是为熹宗。李选侍在朱常洛生前极受宠爱。光宗即位时,她与太子朱由校一起入居乾清宫。光宗死后,她便控制了乾清宫,并与心腹太监李进忠密谋,阻止朱由校与廷臣见面,企图挟皇长子自重。东林党人大学士刘一燝、给事中杨涟等首先和司礼太监王安共同设计从乾清宫骗出朱由校,拥住慈宁宫。随后便以李选侍占住乾清宫为违制为由,多次上疏力促李选侍移宫,皇太子朱由校也明确表示支持,李选侍无奈,只好怏怏搬出乾清宫,改居仁寿殿。她头天走,群臣第二天就正式拥立朱由校即帝位,是为熹宗。移宫后,御史贾春旺上疏指责力促移宫的东林党人, 谓不当于新君御极之初,首劝主上以违忤先帝,逼逐庶母,表里交抅,罗织不休,俾先帝玉体未寒,遂不能保其姬女。 于是两派官员便围绕着移宫的是非展开了争吵。直到熹宗出面干涉,争论才暂时停息。此即为移宫案.

移宫案后,东林党人因拥戴有功,势力重新崛起,内阁吏部、兵部、都察院等重要部门均由东林党人主持。东林党人一向比较关注社会问题,看到 民不聊生,大乱将作 的现实,他们反对神宗及大地主集团侵占田土,反对矿监税使四处掠夺,要求改革弊政,加强君主集权,因而获得了良好的声誉。所以天启初年东林党人上台执政后,一时 天下欣欣望治.他们也曾积极整肃吏治,规划辽东战事,但由于其仍将大部分精力倾注于论 三案 是非,排除异己,打击宿敌,因而政治改良收效甚微。及至魏忠贤集团崛起,东林党人遂遭灭顶之灾。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